[实用新型]矿用工字钢支护架防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6905.2 | 申请日: | 201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5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庭;毛金嵩;景鹏龙;杨荣昌;张玉平;冯文杰;赵大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登电集团新玉煤矿 |
主分类号: | E21D15/50 | 分类号: | E21D15/50;E21D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247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工 支护 架防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生产行业的一种防倒装置,具体说是一种矿用工字钢支护架防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井下巷道普遍采用矿工钢支护架来进行支护,其优点是:强度大,可支承较大的地压,使用周期长,可多次复用,耐火性强,巷道维修工程量小。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矿工钢支护架均为独立的个体,当顶板来压过大时,极易会造成矿工钢支护架的倾斜、歪倒,其结果是导致矿井安全系数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省时省力、实用性强的矿用工字钢支护架防倒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矿用工字钢支护架防倒装置,包括由中间钢管、通过正向螺纹、反向螺纹分别连接在中间钢管两端的正向丝杠、反向丝杠、正向螺母、反向螺母以及固接在正、反向丝杠前端的防倒挂钩组成的挂接组件和用于旋转中间钢管的L形扳手共同构成,在中间钢管的中心部位沿钢管外圆周壁设有多个可与L形扳手匹配的插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防倒挂钩由钢板弯制而成,呈仿“7”结构,适于挂接在工字钢支护架支腿上;在中间钢管的中心部位沿钢管外圆周壁均布有四个(也可为三个)可与L形扳手匹配的插孔。
防倒挂钩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正向丝杠、反向丝杠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挂接组件放置在两相邻的工字钢支护架的支腿 间,用L形扳手插装在中间钢管上插孔中,顺时针旋转,使得正向丝杆和反向丝杆与正向螺母和反向螺母松动,调整防倒挂钩与支护架支腿之间的长度,使两侧的防倒挂钩分别挂在相邻的工字钢支护架支腿上,再将L形扳手逆时针旋转,紧固正向丝杆2和反向丝杆6与正向螺母3和反向螺母5,使整个挂接组件与两相邻的矿工钢支护架的支腿形成一刚体结构,从而达到防倒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矿用工字钢支护架防倒装置适用于煤层开采过程中的支护架加固,可明显改善工字钢支护架的倾斜、歪倒现象,降低支护架修复工作量,使矿井安全生产系数得到明显提高,安装使用非常方便,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挂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L形板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是防倒挂钩,2是正向丝杆,3是正向螺母,4是中间钢管,5是反向螺母,6是反向丝杆,7是插孔,8是L形扳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矿用工字钢支护架防倒装置,包括由中间钢管(4)、通过正向螺纹、反向螺纹分别连接在中间钢管两端的正向丝杠(2)反向丝杠(6)、正向螺母(3)、反向螺母(5)以及焊接在正、反向丝杠前端的防倒挂钩(1)组成的挂接组件和用于旋转中间钢管的L形扳手(8)共同构成,防倒挂钩(1)由钢板弯制而成,呈仿“7”结构,适于挂接在工字钢支护架支腿上;在中间钢管(4)的中心部位沿钢管外圆周壁设有四个可与L形扳手匹配的插孔(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登电集团新玉煤矿,未经登电集团新玉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69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给活塞冷却的轴承座油道结构
- 下一篇:复式盘根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