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椅前叉避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6124.3 | 申请日: | 201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8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龚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连科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5/10 | 分类号: | A61G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椅 前叉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尤指一种轮椅前叉避震结构。
背景技术
轮椅的两个前轮可以360度任意旋转,因此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可以方便使轮椅进行左右转向。所以说,前轮虽小,但在轮椅中却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前轮很小,受力较少,从上方来的压力较小,故只要轻微地震动,震动就会很明显,为了减小前轮的震动,一般都在前轮处设置有避震结构。现有的轮椅前轮避震结构通常为避震弹簧,该避震弹簧常设置在用于固定前轮的前叉上,或者前叉的转轴上。例如:于2007年7月25日授权公告的CN2925443Y专利前案,再如:于2008年11月19日授权公告的CN201150606Y专利,都公开了采用弹簧进行减震的轮椅前叉避震结构。这种以弹簧进行避震的结构,弹簧需套在前叉的转轴上,或者安装在前叉上,使前轮的整体外形体积较大,而且弹簧暴露在外容易生锈,会影响避震效果,还会影响产品的外观。如果将弹簧安装在外套或壳体之内,又需要额外增加与之相配的零部件,使产品的结构过于复杂,增加制造成本,还会增加产品的体积及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的轮椅前叉避震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轮椅前叉避震结构,轮椅前轮安装在一前叉下方的叉体上,该前叉上安装有一芯轴,前叉的上方设有一个U形体,所述芯轴安装在该形体的上方片体上。
所述U形体形成的U形槽之内设置有一个具有弹性的避震块。
所述的避震块相对芯轴位置设置有一安装孔,安装时,芯轴下段的螺纹段伸入该安装孔,再以一螺帽从安装孔下方穿过并锁固在芯轴的螺纹段上。
所述的避震块相对U形体的上方片体设置有一插槽,安装时将避震块以其插槽从U形体开口一侧插在U形体的上方片体上。
所述的避震块两侧设置有挡片。
所述U形体所形成的U形槽远离开口的一端槽径大,而开口一端的槽径小。
所述U形体形成的U形槽之内设置有一个具有弹性的避震块,该避震块的形状与U形槽形状相当,且安装时从U形体的一侧插入到U形槽内。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轮椅前轮前叉的上方设置了一个U形体,将前轮安装在轮椅支架上的芯轴固定在U形体的上方片体上,这样通过U形体两片体之间的弹性变形,可消除部分从前轮传来的震动力,以此达到减震的效果。该结构相对于以弹簧为主要减震装置来说,结构精简,重量轻巧,外观也小巧。此外,该U形体形成的U形槽内还可再设置以塑料或橡胶制成的避震块,以进一步提高避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是一种轮椅前叉避震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轮椅前轮9安装在一前叉1上,该前叉1上安装有一芯轴2,该芯轴2的上段通过轴承安装在轮椅的支架上(轴承与轮椅支架在图中均未画出)。由于轴承的设置,使前叉1可以做360度旋转,从而可带动前轮同步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所述的前叉1下方设有叉体11用于安装前轮9,其上方设有一个U形体12,所述的芯轴2安装在该U形体12的上方片体上。
由于前叉1的上方设置了U形体12,通过U形体12两片体之间的弹性变形,可消除部分从前轮9传来的震动力,如图2所示,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在U形体12的U形槽之内设置一个具有弹性的避震块,如图3、4、5所示的第二实施例即为此种结构。所述的避震块3可以以塑料材质制成,在U形体12的U形槽内增加了避震块3之后,通过该避震块3可以吸收部分来自前轮的震动力,从而增加避震效果。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以及使用者的重量来选择不同硬度的避震块,厂家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避震块表示不同的硬度,以供使用者选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连科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连科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61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