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摇篮驱动机构及安装有该摇篮驱动机构的摇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5743.0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9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茅鸿勇;吴冬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茅鸿勇 |
主分类号: | A47D9/02 | 分类号: | A47D9/02;F16H37/12;F03G1/02;H02K7/11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景丰强 |
地址: | 31519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摇篮 驱动 机构 装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摇篮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安装有该摇篮驱动机构的摇篮。
背景技术
童床(又称摇篮)作为婴儿睡眠、自由活动和玩耍的主要场所,在婴儿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用品,最初的童床本身没有动力支持,都是通过施以外力后才能左右摆动,如果停止施力则童床就停止摆动,需要不断给予施力才能保持摆动,这就限制了大人的活动,势必会给忙绿的家庭生活带来一定麻烦。
基于此,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自动童床,一种是利用电机来驱动摇篮的不停摆动,通过一传动机构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摇篮的左右摆动,这样就把一个大人解放了出来,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而不影响婴儿的正常睡眠。如专利号为ZL95242296.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电动婴儿床》(授权公告号:CN2242037Y),该专利通过一由调速电机和带偏心皮带轮组成的周期重心偏移机构来实现;又如专利号为ZL200720100994.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电动婴幼儿摇篮》(授权公告号:CN201019365Y),该专利通过曲柄连杆结构实现驱动;上述两种驱动都是通过传统的驱动方式实现,即传动机构都是硬性连接,电机必须长时间不断地做功于传动机构上,能耗比较大,同时摆动过程中的幅度难以控制,对婴童能顺利入睡不能提供保障。再如专利号为ZL02201717.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电动摇篮》(授权公告号:CN2527171Y),该专利依次通过电机、偏心盘及二根拉簧或弹性松紧带来传动摇篮,使用过程中拉簧或弹性松紧带由于需要不停的来回伸缩,中间必定浪费很多能量。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还有一种采用电机正反转结合连杆机构,实现摇篮左右摆动的童床。同样存在耗能大的不足。
第二种通过磁力来驱动,如专利号为ZL200520127124.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磁力驱动摇摆型婴儿床》(授权公告号:CN2862855Y),该专利中磁力驱动箱产生的磁力线与永磁体产生的磁力线相互排斥以实现摇篮的摆动。类似的公众还可以参考ZL200420094807.8、ZL200420026811.0。
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利用发条来驱动的童床,如专利号为ZL91230743.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自动定时发条摇篮》(公告号:CN2106546U),又如ZL200720045313.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童床用自动摇摆器》(授权公告号:CN201108224Y),上述两种发条驱动的摇篮虽然无需电池来提供能量,但存在如下技术上问题很难克服:首先,同步性差,能耗大,不管是文献ZL91230743.9中的横向活动杆与竖向固定之间的传动,还是文献ZL200720045313.4中曲轴与连杆传动机构之间的传动,都属于传统的硬性传动连接,能耗比较大;另外,对摇篮整体来说,发条能量的释放很难与摇篮的左右摆动达到和谐统一,这样势必会降低发条能量的利用率;其次,结构复杂,传动过程中能耗损失大,发条装置的势能很快就会消耗完,虽然文献ZL200720045313.4在说明书中提到一次能运行30分钟,且能量处于补充状态,但实际应用过程中,动能损耗很大,发条很快就会释放完毕,而摇篮也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停止,基于这个,我们认为他的设计中发条要足够大,这势必会增加制造成本和提高上发条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耗低的摇篮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摆动幅度缓和平稳利于婴童入睡的摇篮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摇篮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耗低的摇篮。
摇篮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力源,提供动能;
摇杆,用于驱动篮体来回摇动,两端各形成一动力输入端;
偏心转动机构,具有动力输入端和偏心输出端,动力输入端与前述的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以及
牵引绳,为两根且对称布置于前述偏心转动机构两侧,牵引绳的第一端均与偏心传动机构的偏心输出端连接,第二端则分别设于所述的摇杆的动力输入端上,牵引绳的第一端随偏心传动机构转动并对摇杆间歇式交替驱动。
进一步,所述的驱动机构还包括一摇臂,所述的摇杆中部与摇臂的顶端连接并能驱动摇臂来回摇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摇杆为一大体呈倒立U形的曲杆,而所述的牵引绳则设于该曲杆的两端,所述摇杆中部通过一连接轴与所述摇臂传动连接。
所述的动力源可以为一发条装置,该发条装置包括
二块间隔布置的支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茅鸿勇,未经茅鸿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57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饮用水澄清消毒剂
- 下一篇: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