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芯导体硅酸铝耐火纤维绝缘变形高温合金护套耐火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5723.3 | 申请日: | 201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1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陶天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通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9;H01B7/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833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体 硅酸铝 耐火纤维 绝缘 变形 高温 合金 护套 耐火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变电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铜芯导体硅酸铝耐火纤维绝缘变形高温合金护套超高温耐火电缆。
背景技术:
在特种电缆品种中,耐火电缆和超高温电缆已是一个重要趋势,虽然高温电缆电能损耗稍大,在一些较高温度的场合,用普通电缆则极易损坏,高温电缆能够安全运行,是现代工业和军工中不可缺少的品种。
目前我国高温电缆的研制技术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新市场需求,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远落后于国外先进国家,近一半的高温电缆需从国外进口,而国内有些生产厂多集中于一些小厂,技术研制和生产能力较弱,特别是生产加工仍局限于电缆现有设备和工装,材料的开发也没能突破现有电缆料的圈子;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耐高温电缆。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一种铜芯导体硅酸铝耐火纤维绝缘变形高温合金护套超高温耐火电缆,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加热炉、化学反应釜、核电站核岛内和钢铁等行业。具有耐高温、防火、防爆、防水、耐辐射、耐腐蚀性强、机械强度高、具有良好的接地性能、寿命长、载流量大、过载能力强等特点。该产品改变了传统高温及耐火电缆的材料选型,耐火层所选用的熔铸云母材料,以合成氟金云母粉为主要原料,经熔化、烧注而成,具有电绝缘、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抗蠕变、有弹性、可切削加工等特点,克服了普通云母材料不耐高温、抗压强度低、易粉碎、易分剥和一次性使用的弊端,该材料在1100℃以下使用,不变形、不软化。硅酸铝耐火纤维绝缘材料,以耐火纤维为原料,添加适量的结合剂,经过机制而成。材料具有高强抗撕性,高柔韧性,可在1200℃的环境中长期工作。护套选用变形高温合金材料,工作温度范围-253~1320℃,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综合的强、韧性指标,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抗腐蚀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铜芯导体硅酸铝耐火纤维绝缘变形高温合金护套耐火电缆,包括导体:具有若干导体,每根导体外均包裹有熔铸合成云母层,每个熔铸合成云母层外均包裹有硅酸铝耐火纤维绝缘材料,所述导体、熔铸合成云母层、硅酸铝耐火纤维绝缘材料构成导体棒,若干根导体棒外包裹有硅酸铝耐火纤维绕包,硅酸铝耐火纤维绕包外包裹有变形高温合金护套。
所述的铜芯导体硅酸铝耐火纤维绝缘变形高温合金护套耐火电缆:所述导体为若干铜制细导线绕成,所述熔铸云母材料,是以合成氟金云母粉为主要原料,经熔化、烧注而成;所述硅酸铝耐火纤维绝缘材料,是以耐火纤维为原料,添加适量的结合剂,经过机械设备加工而成;所述变形高温合金护套,是采用变形高温合金材料制成的圆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本实用新型具有耐高温、防火、防爆、防水、耐辐射、耐腐蚀性强、机械强度高、具有良好的接地性能、寿命长、载流量大、过载能力强等特点;且克服了传统耐火耐高温电缆只能在800℃及以下更低的环境中使用的条件,产品耐温达到1100℃,比传统普通耐高温电缆的耐温性能提高了好几倍,所采用的材料均能在1100℃的环境中正常运行,不仅具有超高的耐高温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耐火特性。变形高温合金护套最高抗氧化温度达到1320℃,满足了电缆在高温严酷的环境中使用的特殊要求,提高了该类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铜芯导体硅酸铝耐火纤维绝缘变形高温合金护套耐火电缆,包括导体1:具有若干导体1,每根导体1外均包裹有熔铸合成云母层2,每个熔铸合成云母层2外均包裹有硅酸铝耐火纤维绝缘材料3,导体1、熔铸合成云母层2、硅酸铝耐火纤维绝缘材料3构成导体棒,若干根导体棒外包裹有硅酸铝耐火纤维绕包4,硅酸铝耐火纤维绕包4外包裹有变形高温合金护套5。导体1为若干铜制细导线绕成;熔铸云母材料2是以合成氟金云母粉为主要原料,经熔化、烧注而成;硅酸铝耐火纤维绝缘材料3是以耐火纤维为原料,添加适量的结合剂,经过机械设备加工而成;变形高温合金护套5是采用变形高温合金材料制成的圆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通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通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57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质量特性数据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借物交易监测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