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关节烧烫伤康复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55358.6 | 申请日: | 2010-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4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莉;罗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谢殿武 |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关节 烫伤 康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关节烧烫伤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烧烫伤是由热水、蒸汽、火焰、强酸、强碱、电流、放射线等原因所致的皮肤等组织的损伤。而日常家庭热水或火焰烧烫伤较为常见。烧烫伤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并且康复期较长。特别是对于刚刚学会走路的儿童,活动范围大,自我保护能力很差,好奇心又强,极易发生严重的烧烫伤。而对于发生烧烫伤的关节部位,特别是对于深二度以上的烧烫伤,皮肤损伤较深,治疗比较费时间,有时还需要做植皮手术,可能留下严重疤痕或身体某部位挛缩畸形,造成功能障碍甚至残废。严重关节烧烫伤可使关节功能部分丧失。创面愈合后遗留的瘢痕增生和关节瘢痕挛缩畸形常有发生,不仅造成关节功能障碍,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患者心理疾患。关节部位烧烫伤后康复治疗不仅贯穿于烧烫伤早期、住院治疗的全过程,而且一直延续到出院后及整复手术的前后。
现有技术中,关节部位烧烫伤的治疗至今没有相适应的康复手段,伤口愈合后关节由于瘢痕形成、皮肤失去弹性,导致关节部畸形,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关节功能障碍,即使通过长时间的锻炼关节部位功能仍不能恢复。为了避免上述问题,传统方法是对于关节部位烧烫伤治疗,采用厚敷料纱布对关节节段逐个包裹,但缺点是:不能是烧伤关节部位的皮肤恢复弹性;且过厚的敷料包扎伤口,不利于烧烫伤创面愈合甚至造成溃烂等并发症,延长康复时间。
因此,需要一种关节烧烫伤的治疗和康复手段,在关节部位烧烫伤创面愈合及康复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引导关节进行相应的运动,锻炼关节的同时利于降低瘢痕形成,最大限度保持皮肤弹性,最大程度保留关节功能,减轻烧烫伤患者的痛苦,缩短康复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关节烧烫伤康复装置,在关节部位烧烫伤创面愈合及康复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引导关节进行相应的运动,锻炼关节的同时利于降低瘢痕形成,最大限度保持皮肤弹性,最大程度保留关节功能,减轻烧烫伤患者的痛苦,缩短康复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关节烧烫伤康复装置,包括撑杆I、撑杆II和长度可调的调整杆,所述撑杆I一端和撑杆II一端单自由度铰接,调整杆一端铰接于撑杆I,另一端铰接于撑杆II使撑杆I和撑杆II形成摇杆结构;所述撑杆I和撑杆II上分别设置用于套在关节两节段的套环。
进一步,所述调整杆为由套管组成的可伸缩结构,套管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为丝杆结构,外套管在圆周方向单自由度转动配合同轴设置螺母,内套管内套于外套管并通过丝杆结构与螺母配合;
进一步,所述螺母尾端设置环形凸台,外套管前端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设置的压盖形成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台转动配合嵌在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螺母与丝杆结构之间自锁式螺纹配合;
进一步,所述调整杆为由套管组成的可伸缩结构,套管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沿纵向设置齿条,外套管设置与齿条啮合的齿轮,外套管上还设置与其螺纹配合用于锁紧内套管的顶丝;
进一步,所述外套管设置沿纵向呈条形结构的径向通槽,内套管的齿条深入外套管,齿轮设置在外套管的齿轮架上深入径向通槽与齿条啮合;齿轮上设置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手柄;
进一步,所述套环内圆表面设置柔性薄层;
进一步,套环为开口结构,套环的开口处分别通过螺钉进行封闭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关节烧烫伤康复装置,采用与人体关节相适应的结构,在关节部位烧烫伤创面愈合及康复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引导关节进行相应的运动,锻炼关节的同时利于降低瘢痕形成,最大限度保持皮肤弹性,最大程度保留关节功能,减轻烧烫伤患者的痛苦,缩短康复周期;在治疗时可使关节节段之间形成可变的张合距离并保留关节功能,并避免用较厚的纱布包裹,从而避免手指被烧烫伤表皮因不透气而延长康复时间,减轻烧烫伤患者的痛苦的同时降低治疗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沿C-C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5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流运输交易管理系统
- 下一篇:改进式智能驾考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