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鞋具的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5247.5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3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戴明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明勋 |
主分类号: | A43B7/06 | 分类号: | A43B7/06;A43B13/16;A43B13/18;A43B13/20;A43B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创作为一种鞋具的构造,尤指一种于鞋底上设有弹性囊体的鞋具。
背景技术
按,一般鞋具的构成,概先由鞋大底及鞋中底构成鞋底,鞋底上在结合一鞋面而形成鞋具,鞋具内可再置入鞋垫以提供舒适穿着。查,当人体站立及行走时,脚部的脚跟及脚掌承受人体全部重量,而一般鞋具大多无法有效分散及缓冲该压力,因此将造成人体脚部酸痛的缺失,长期下来亦可能影响脚部的活动,甚至造成脚部疾病的发生。再者,当脚部穿着于鞋具时,该鞋具内部即形成通风不良的密闭的空间,因此,脚部会因流汗、体温等因素,使鞋子内部产生热气、湿气,该热气、湿气又因鞋内通风不良的空间而无法排出鞋外,使脚部被包覆在闷热潮湿的空间之中,如此恶性循环,将导致脚部、鞋袜产生异味,甚至孳生细菌危及健康。其次,由于材料工程的日新月异,一般鞋底除了由早期的木质制成之外,更由于橡胶材料的演变,而可选择由PU、PVC、TPR等材质制成鞋底,使其具有柔软舒适并兼具耐磨特性,并且可以多色射(押)出使鞋底因应需求而呈复色表现,然而,使用该等胶质材料制成鞋底在结构技术上仍有需克服的问题。于是,有鉴于一般鞋具的诸项问题,本创作人遂凭多年专业经验,潜心研究及实验改良,终而研发出一种鞋具构造,以期能改善习用结构的弊病。
发明内容
本创作的目的即在于改善上述缺失,本创作提供一种于鞋底上设有弹性囊体,除了提供鞋具具有较佳的舒适性及保护脚部的作用外,亦可产生气流令鞋具内部保持通风。本案创作的另一目的又在于提供鞋具底部设有二种以上的材质使其呈现新颖外观,同时又可以胶合及穿线方式固定,使鞋具具有较佳坚固性者。为达该目的,本案主要包含鞋底及鞋面所构成;该鞋底由鞋大底及鞋中底结合而成,鞋大底的周缘向上凸设有覆片,上端面又设有若干凸柱,鞋中底的底面设有吻合于该凸柱的若干凹孔,使鞋中底胶合黏着于鞋大底底面,凸柱嵌入凹孔之中;该鞋大底与鞋中底之间设有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可置入弹性囊体,使弹性囊体发挥保护脚部及送气的作用;该鞋面的底缘可与鞋底以胶合方式固定,该鞋大底周缘的覆片可覆贴于鞋面外缘,并以缝线方式将其缝合固定而构成一鞋具。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案立体构造图;
图2绘示本案平面剖视构造图;
图3绘示本案鞋中底的仰视构造图;
图4绘示本案鞋中底的俯视构造图;
图5为图3的I-I剖视图,绘示鞋中底的剖视构造图;
符号说明
10 鞋底 11 鞋大底
111 覆片 112 凸柱
12 鞋中底 121 凹孔
122 容置空间 123 导沟
124 透气孔 125 弹性囊体
126 凹陷部 20 鞋面
21 鞋垫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案创作为达创作目的所运用的技术手段,以及构造特征,兹谨再配合图式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明勋,未经戴明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52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印机控制装置、打印机控制方法及打印系统
- 下一篇:一次性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