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髓内钉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5212.1 | 申请日: | 201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4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博颖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2 | 分类号: | A61B17/72;A61B17/8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潘国庆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髓内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内固定物,特别是涉及一种肘关节尺骨鹰嘴的内固定物。
背景技术
对于肘关节尺骨鹰嘴骨折或尺骨鹰嘴截骨术,传统应用尺骨鹰嘴钢板进行髓外固定。尺骨鹰嘴钢板无法对骨折断端进行有效加压,而且因尺骨鹰嘴附近肌肉软组织覆盖较少,术后由于外部的摩擦会使尺骨鹰嘴钢板对软组织产生激惹,出现疼痛、红肿,甚至皮肤破溃,容易导致感染等并发症。另外,尺骨鹰嘴钢板固定属于偏心位固定,尺骨鹰嘴钢板断裂的发生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对尺骨鹰嘴骨折断端进行有效加压的组合式髓内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组合式髓内钉,包括主钉体、主钉头、横锁钉和垫片;主钉体为光杆,主钉体的尾端开有沿纵轴延伸的内螺纹孔,主钉体的头部到中部依次开有三个横向的过孔;主钉头的钉尾下表面为圆锥面,端面设有六角凹槽;主钉头的钉身开有沿纵轴延伸的外螺纹;横锁钉的钉尾端面设有六角凹槽,横锁钉的钉身开有沿纵轴延伸的骨螺纹;垫片具有沿纵轴延伸的中心孔,该中心孔的上部设圆锥形的扩展部;垫片的最大外径大于主钉体的直径;主钉体插入尺骨中,主钉头尾端通过垫片压在尺骨鹰嘴骨折断端,主钉头的钉身穿过垫片的中心孔螺合于主钉体尾端的内螺纹孔中,主钉头的钉尾埋入垫片的扩展部中;两根横锁钉分别穿过主钉体上对应的过孔,锁在尺骨上。
调整主钉头上外螺纹螺合在主钉体内螺纹孔中的松紧度,实现垫片对尺骨鹰嘴骨折断端的加压;主钉体配合使用横锁钉,达到骨折端理想复位和坚强内固定,可有效减少对软组织的激惹。垫片起到防止主钉头的钉尾陷入尺骨鹰嘴骨折断端的作用,可保护尺骨鹰嘴骨折断端。
一种优选的垫片结构是:所述的垫片呈圆柱状,外圆周面开有外螺纹,外圆周面的下部开有自攻缺口。该垫片中心孔的扩展部的底部设六角凹槽。这种垫片借助于自身的自攻缺口,可以直接拧入尺骨鹰嘴骨折断端并通过自身的外螺纹固定在尺骨鹰嘴骨折断端,具有较好的防滑脱性。
另一种优选的垫片结构是:所述的垫片呈钉状,该垫片尾部下表面为圆锥面;该垫片头部为光杆,该垫片头部的直径小于或等于主钉体的直径。这种垫片便于安放,适合于尺骨鹰嘴骨折断端不便于制作螺纹的场合。
一种优选的主钉体结构中:所述主钉体的三个过孔中,位于中间的第二过孔,其轴线垂直于主钉体的纵轴;位于第二过孔下方的第一过孔,其轴线向下倾斜;位于第二过孔上方的第三过孔,其轴线向上倾斜。两个横锁钉分别插入这种主钉体的第一过孔和第三过孔中并锁入尺骨后,主钉体不会发生晃动。主钉体术后稳定性好。
一种优选的主钉体结构中:所述主钉体的下端部在第一过孔的两侧开有坡面。这种主钉体易于插入尺骨中,且其在尺骨髓内的应力小,可避免术后发生应力性骨折。
一种优选的主钉体结构中:所述主钉体的尾端开有沿径向延伸的直槽。日后骨头长好了,可利用主钉体尾端的直槽与定位架连接,用定位架重新确定出两个横锁钉的位置,以便于摘除隐藏在骨质内的横锁钉。
一种优选的横锁钉结构中:所述横锁钉的钉尾开有沿纵轴延伸的骨螺纹。这种横锁钉的钉尾和钉身的骨螺纹分别锁在尺骨两侧的骨质上,具有较好的防脱钉性能。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髓内钉,其优势特点在于:1,髓内固定,可减少对软组织的激惹,术后患者无疼痛、红肿等不适感,肘关节可早期活动,避免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的出现。2,主钉头尾端通过垫片压在尺骨鹰嘴骨折断端,主钉头钉身的外螺纹孔与主钉体尾端的内螺纹孔结合,实现对骨折断端的加压,有利于尺骨鹰嘴骨折断端愈合。3,髓内固定属于中心位固定,主钉体不会断裂,治疗效果可靠。4,髓内钉固定手术是微创操作,无需暴露骨折断端,闭合复位,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髓内钉一个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髓内钉又一个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髓内钉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主钉体1、主钉头2、垫片3和横锁钉4这样四种零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博颖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大博颖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52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