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壁孔加工钻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4864.3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8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钢棒;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红阳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23B51/00 | 分类号: | B23B5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21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壁孔 加工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小壁孔加工钻头。
背景技术
对于具有不规则表面的零件的小壁孔加工,由于其与钻头接触的部位不是平面,理论上只是点接触,造成定位不准,直接采用钻削方式进行孔加工时,钻头容易跑偏。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都是采用钻模对钻头进行导向,以提高钻孔的精度。
然而,对于这类零件的小壁孔加工,如钛合金筒状零件的小壁孔加工,由于其零件结构的限制,很难设计出合适的钻模。即使设计出钻模,在采用钻模加工时,相应的钻头长度也会增大,导致钻头的刚性变差,所以不适合用钻模进行引导钻头进行加工。此外,由于钛合金材料中含有微观硬点,宏观硬度也高,导热系数小、强度高,切削时塑性变形大,切削力剧增,在没有导向的情况下进行钻削加工,加工过程小直径钻头很容易摆动,造成孔距超差。因此,亟需一种改进的小壁孔加工钻头以克服前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小壁孔加工钻头,可以在进行小壁孔加工时达到自导向加工的目的,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小壁孔加工钻头包括夹持部位和切削部位,所述切屑部位前段直径逐渐缩小形成钻顶,所述切屑部位后段形成直径与待钻孔径相对应的具有预定长度的钻刃内缩部,所述钻刃内缩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夹持部位的直径且大于所述切削部位前段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小壁孔加工钻头的切削部位后段形成直径与待钻孔径相对应的具有预定长度的钻刃内缩部,利用该钻刃内缩部,可以实现对钛合金筒状零件或其它不规则形状的零件的自导向加工,严格控制孔距精度,从而有效提高产品质量。此外,该钻刃内缩部可以通过改变传统中心钻的刃磨直径大小来制造,制造简单。
优选地,所述钻刃内缩部的预定长度为3~4mm。
较佳地,所述钻刃内缩部的直径比待钻孔径小0.03~0.04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小壁孔加工钻头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小壁孔加工钻头包括夹持部位1和切削部位2,所述切屑部位2前段直径逐渐缩小形成钻顶3,所述切屑部位后段形成直径与待钻孔径相对应的具有预定长度的钻刃内缩部4,所述钻刃内缩部4的直径小于所述夹持部位1的直径且大于所述切削部位2前段的直径。优选地,所述钻刃内缩部的预定长度为3~4mm,其直径比待钻孔径小0.03~0.04mm。本实施例中,钻刃内缩部的直径φ2.46mm,长度为3mm。
下面以在外径φ200mm、内孔φ160mm的钛合金筒状零件外壁上加工φ2.5mm通孔为例说明本实施例的小壁孔加工钻头的使用方法。孔深为20mm,孔径为φ2.5mm,孔中心距零件端面距离18±0.02mm。首先采用本实施例小壁孔加工钻头加工出定位孔φ2.46mm,深3mm的导向孔,然后再换用φ2.5mm的普通中心钻加工,此时,用本实施例小壁孔加工钻头加工出来的导向孔就变成了固定钻套,对普通中心钻进行引导,限制了钻头在切削过程中的摆动,从而保证精密孔距尺寸的要求,达到加工合格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小壁孔加工钻头并不仅限于钛合金筒状零件的小壁孔加工,而适用于各种具有不规则表面的零件的小壁孔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红阳机械厂,未经国营红阳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48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棒料、管材输送过渡台架
- 下一篇:变电站站用绝缘梯多层伸缩式存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