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放式全通径地层测试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54359.9 | 申请日: | 2010-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4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于振东;任连举;成晔君;王强;王建川;李志文;梁淑平;马长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米万泽 |
| 地址: | 163453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放式全通径 地层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上所用的测试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提放式全通径地层测试器。
背景技术:
地层测试器是油田上常用的一种测试设备,在测试过程中,可以连续记录到试验地层的各种压力数据,同时获取产量、温度、流体样品,通过对样品的分析可以得到流体类型、性质和油气比等数据。另外,根据压力、流速和液体黏度等数据可以估计地层渗透率和其他特性。目前油田上应用的地层测试器主要有塞阀型和球阀型两大类。塞阀型工具又MFE(多流测试器)为主,原产地是美国江斯顿(Johnston)公司,是借助于管柱的上提下放运动,实现井下测试阀门开启与关闭的。球阀型工具以APR(环空压力操作测试器)为主,原产地是美国哈里伯顿(HalliBurton)公司,是通过向环空增压放压操作,实现井下测试阀门开启与关闭的。上述的测试器分别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心轴内径小且通道曲折,容易被井下杂物堵塞从而影响地层真实产能的获取;2、换位机构不灵敏,单凸耳不能受力,容易撞坏,会造成测试器操作失控;3、价格昂贵,作业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地层测试器芯管内径小、换位机构不灵敏、球阀开关高压操作有危害、价格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放式全通径地层测试器,该测试器具有旁通、球阀不易损坏、全通径、换位机构灵敏、多次开关井、多种作业、可重复使用等的特点,结构集成、保养调试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放式全通径地层测试器,包括提升心轴、球阀总成、下接头,所述的提升心轴下部外侧螺纹连接花键心轴,提升心轴与花键心轴外部有换位外筒,所述的换位外筒内壁上有换位槽,所述的换位槽由上部豁口、下部豁口组成,所述的换位槽内置有外部有凸耳的凸耳环;
所述的花键心轴下部连接延时上心轴,所述的延时上心轴上部外侧有内凸台的花键外筒,花键外筒上部连接换位外筒,花键外筒下部连接注油短节,所述的延时上心轴、花键外筒的内凸台、注油短节形成的空腔为上油室,其内部有上补偿活塞,所述的延时上心轴下部连接外部为阶梯状的延时阀心轴,延时阀心轴下部连接下心轴,所述的注油短节下部连接延时阀外筒,延时阀心轴、下心轴、延时阀外筒形成的空腔内有延时阀及由弹簧座固定的弹簧,所述的延时阀外筒下部连接上控制短节,下心轴、延时阀外筒、上控制短节之间形成的空腔为下油室,下油室内部有下补偿活塞;
所述的下心轴下部连接球阀总成,而球阀总成下部与连接心轴连接,所述的连接心轴壁上有若干个平衡孔,所述的球阀总成的外部为与上控制短节相连的球阀外筒,连接心轴下部连接平衡心轴,平衡心轴下部有旁通阀,所述的下接头上有泄油孔。
所述的球阀总成主要由减震器总成、动力臂、球阀上、下心轴、球阀、球座组成,所述的球阀上、下心轴分别与下心轴、连接心轴连接,球阀上、下心轴之间有由球座支撑的球阀,所述的动力臂置于球阀上、下心轴的外部,其上下分别置有减震器总成,所述的动力臂内壁上有至少一个凸起,凸起置于球阀壁上的孔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提升心轴及花键心轴共同形成换位槽,凸耳环可以在换位槽内在转动的同时上下移动,间接控制球阀的开、关,由于凸耳环有三个凸耳,使受力均衡,不易损坏,换位更灵敏;连接心轴上有平衡孔、下接头上有泄油孔,在管柱下放时上下压差平衡,改变了以往井下压力过大损坏球阀的状况;上、下油室的存在,使管柱下行时速度减慢而上行时速度不受影响,即避免了下行速度过快损坏球阀,又防止上行速度过慢影响效率,实现了安全、高效率的目的。同时,该测试器与现有的测试器相比,成本低,并且维护费用少,降低了作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a、b、c、d由上至下顺次连接;
图2是本实用新型换位机构换位槽的展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凸耳环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43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机两用水稻插秧机
- 下一篇:模块化多控制直角坐标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