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研磨器底盖自动开合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54072.6 | 申请日: | 2010-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2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洪兴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兴福 | 
| 主分类号: | A47J42/38 | 分类号: | A47J42/3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 器底盖 自动 装置 | ||
1.研磨器底盖自动开合装置,它包括有空心底座(1)、底盖(2)、转动座(3)、转轴(4),转轴(4)转动连接在底座(1)的底部,底盖(2)套接在转轴(4)上,转动座(3)转动设置在底座(1)内,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第一涡卷弹簧(5)、第一齿轮(6)、锁扣(7)、用于锁定和松开锁扣(7)的延时锁止装置(8),第一齿轮(6)转动套设在转轴(4)上,第一涡卷弹簧(5)套设在转轴(4)上,且其一端与第一齿轮(6)连接,其另一端与转轴(4)连接,锁扣(7)套接在转轴(4)的末端,且与底盖(2)扣合连接,延时锁止装置(8)与锁扣(7)连接,转动座(3)通过主动齿轮(9)和从动齿轮(10)驱动第一齿轮(6),主动齿轮(9)套接在转动座(3)外部,从动齿轮(10)分别与主动齿轮(9)和第一齿轮(6)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器底盖自动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锁止装置(8)包括有转动套设在转轴(4)上的外套筒(81)、套接在外套筒(81)上的第二齿轮(82)、第二涡卷弹簧(83)、转动套设在外套筒(81)上的带动片(84)、转动套设在外套筒(81)上的计时转盘(85)、减缓计时转盘(85)转速的计时装置(86)、用于将计时转盘(85)往回拔的回拔机构(87)、锁杆(88),第二齿轮(82)与从动齿轮(10)啮合,从动齿轮(10)驱动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82)以相反的方向转动,第二涡卷弹簧(83)的一端与第二齿轮(82)连接,其另一端与带动片(84)连接,带动片(84)的端面上设有卡齿,卡齿卡扣连接在计时转盘(85)的端面上,计时装置(86)与计时转盘(85)连接,锁杆(88)的一端与计时转盘(85)连接,其另一端卡在锁扣(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器底盖自动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拔机构(87)包括有设于转轴(4)与外套筒(81)之间的内套筒(871)、压缩弹簧(872)、可与计时转盘(85)顶触而将计时转盘(85)拔回原位的回拔片(873)、可轴向移动将回拔片(873)压向计时转盘(85)的移动片(874),第一齿轮(6)和移动片(874)分别套接固定在内套筒(871)的两端,计时转盘(85)的周向开设有环形槽(851),回拔片(873)转动套设在计时转盘(85)的环形槽(851)中,压缩弹簧(872)设置在回拔片(873)与环形槽(851)的一端之间,回拔片(873)与环形槽(851)的另一端顶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器底盖自动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时转盘(85)的圆周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曲线型凹槽(852),曲线型凹槽(852)的深度沿计时转盘(85)的旋转方向递减,锁杆(88)的一端顶压在曲线型凹槽(852)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器底盖自动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7)与底盖(2)的结合处各设有相互啮合的齿(1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研磨器底盖自动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7)的圆周表面均匀开设有3条斜槽(71),底座(1)上设有顶杆(12),顶杆(12)延伸至斜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兴福,未经洪兴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40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