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刀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3349.3 | 申请日: | 201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0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雷;熊晓明;孙振利;刘太江;吕会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恒通冷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18 | 分类号: | C23C2/18;C23C2/06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 13106 | 代理人: | 杨全保 |
地址: | 06361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刀唇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刀唇,尤其是控制带钢热镀锌的锌层用气刀唇。
背景技术
在热浸镀锌生产线上,为了获得均匀、平整的镀锌层,且可以自由控制锌层厚度,自20世纪60年代起广泛用气刀技术。气刀技术主要靠压缩后的高压气体通过气刀缝隙后形成像刀一样的气流,喷向钢带,将从锌锅中出来的带钢表面多余的锌液刮去流回锌锅。目前,使用的气刀上刀唇口是平的,而下刀唇口作成一个向上勾的形状,这样的结构就使气刀口喷出的气流的实际角度与气刀下唇的底面平行。由于上刀唇几乎没有平直段,气流的喷出呈发散状态,基本无层流成份,气流的流速和动压力随气刀唇口距带钢的距离变化较大。这样会影响刮锌效果,容易边部过镀锌,板面横纹明显,无法得到理想的锌层厚度,影响镀锌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刀唇,可以控制气流喷出的轨迹,增加气流集中运行的最佳距离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刀唇,包含相互匹配的下刀唇、上刀唇,下刀唇和上刀唇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刀梁上,另一端相互匹配并具有缝隙,下刀唇和上刀唇相互匹配的部分为平直结构,称之为平直段,下刀唇和上刀唇匹配缝隙也为平直缝隙。
所说的平直段长度是任意,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采用本实用新型,当压缩后的高压气体通过气刀平直缝隙后,形成像刀一样的气流,气流沿着平直段集中运行直至与钢带接触,即可将从锌锅中出来的带钢表面多余的锌液刮去流回锌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压缩后的高压气体通过气刀平直段缝隙后形成像刀一样的均匀气流,气流将从锌锅中出来的带钢表面多余的锌液刮去流回锌锅;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之特点,提高了刮锌效果和镀锌板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 下刀唇、2.上刀唇、3.平直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一种气刀唇,包含相互匹配的下刀唇1、上刀唇2,下刀唇和上刀唇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刀梁上,另一端相互匹配并具有缝隙,下刀唇和上刀唇相互匹配的部分为平直结构,称之为平直段3,下刀唇和上刀唇匹配缝隙也为平直缝隙,上、下唇的间隙由机组速度确定不同参数。当压缩后的高压气体通过气刀缝隙后形成像刀一样的气流,气流沿着平直段集中运行直至与钢带接触,即可将从锌锅中出来的带钢表面多余的锌液刮去流回锌锅。机组运行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钢带厚度、宽度、机组速度来随时调整角度、宽度、高度等相关环节从而达到理想的锌层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恒通冷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恒通冷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33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集热管外玻璃管内壁连续镀膜装置
- 下一篇:烧结矿圆筒调质处理筛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