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挤压式同轴电缆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53140.7 | 申请日: | 2010-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4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贾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群 |
| 主分类号: | H01R24/38 | 分类号: | H01R24/38;H01R13/02;H01R13/502;H01R13/5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 地址: | 225109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挤压 同轴电缆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塑料挤压式同轴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主要由活动接头、中间连管和外套管组成,中间连接管首设有一凸台,外套管过赢配合套在中间连接管二上靠近活动接头位置,外套管尾端与中间连接管之间留有环形间隙:该同轴电缆连接器使用时,将同轴电缆的外护套、屏蔽层和绝缘层相继截去一部分,露出芯线导体,使同轴电缆的端头由内向外呈阶梯形分布,将芯线导体连同绝缘层一起从锥形头端轴向插入中间连接管内,芯线导体可从活动接头内仲出,屏蔽层和外护套套在中间连接管外,并基本可以将外套管和中间连接管之间的环形间隙填满,此时,以专用工具径向挤压外套管,使其局部变形,将绝缘层和屏蔽层压紧在中间连接管外,即完成了该同轴电缆连接器与同轴电缆的连接,。该同轴电缆连接器具有连接方便的优点,但也有其固有的不足:主要在于通过挤压使外套管变形,在外套管和中间连接管之间的环形间隙变得不均匀,不能保证屏蔽层的一周均能和中间连接管接触良好,导致屏蔽不良,信号损耗大,传递不稳定,易受干扰。现有同轴电缆连接器多为全金属材料,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塑料挤压式同轴电缆连接器,以解决现有电缆连接方式不可靠,能便于电缆的装入,还能有效降低成本。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挤压式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螺母、内芯、外壳、壳体以及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壳体采用卡接式连接方式,壳体采用塑料材料,伸入外壳内部的内芯呈倒推拔状,所述壳体外表面沿圆周方向设有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塑料挤压式同轴电缆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所述外壳与壳体采用过盈配合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塑料挤压式同轴电缆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所述外壳与螺母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塑料挤压式同轴电缆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所述螺母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内芯采用倒退八状,螺母与外壳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连接可靠且信号传递更稳定,本实用新型外壳与壳体采用卡接式连接方式,壳体采用塑料材料,在壳体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凹槽,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能降低价格,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螺母,2、内芯,3、壳体,4、外壳,5、密封圈,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塑料挤压式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螺母1、内芯2、外壳4、壳体3以及密封圈5,外壳4与壳体3采用卡接式连接方式,壳体3采用塑料材料,伸入外壳4内部的内芯2呈倒推拔状。
其中:所述外壳4与壳体3采用过盈配合连接,外壳4采用黄铜、镀镍材料,壳体3采用塑料材料,外壳4与螺母1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5,螺母1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壳体3外表面沿圆周方向设有凹槽6,能起到防滑,便于安装的作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群,未经贾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31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