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篷布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2760.9 | 申请日: | 201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7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范祖根;梁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得龙塑胶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5/02 | 分类号: | B65D65/02;B65D6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篷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遮盖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篷布。
背景技术
传统的作为掩盖物体的蓬布,主要是化纤编织布经过浸或流延复合一层膜而作为基材制成的。特别是塑料编织布经过一面或两面的流延复膜,是蓬布大量使用的基材,这种蓬布被广泛的应用到掩盖物体、车蓬、建筑工地临时设施搭建、土工工程用膜或帐篷。但这种蓬布硬度较高,手感较差,机械强度和密封性均难以得到保证,且加工制造成本高。
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向抗拉塑料复合膜篷布[申请号:CN00244469.0],包括双向抗拉塑料复合膜片和置于膜片上的扣眼,双向抗拉塑料复合膜片中有至少一层经向单向拉伸塑料膜片和至少一层纬向单向拉伸塑料膜片或有至少一层经向抗拉强度高于纬向抗拉强度的塑料膜片和至少一层纬向抗拉强度高于经向抗拉强度的塑料膜片。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了性能,但是仍然存在着硬度较高,手感不佳,制造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易于加工制造,柔性好,机械强度高的新型篷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新型篷布,包括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层的两面分别设有经上浆后同时复合于基层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
在上述的新型篷布中,所述的基层由柔性布料制成,所述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由柔性防水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新型篷布中,所述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厚度相等。
在上述的新型篷布中,所述的第一膜层与基层的厚度比为1∶2;第二膜层与基层的厚度比为1∶2。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新型篷布的优点在于:1、较为柔软,手感好,机械强度高。2、易于加工制造,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产制造示意图。
图中,基层1、第一膜层21、第二膜层22、浆槽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新型篷布包括基层1,基层1的两面分别设有经上浆后同时复合于基层的第一膜层21和第二膜层22。基层1由柔性布料制成,所述的第一膜层21和第二膜层22由柔性防水材料制成。第一膜层21和第二膜层22的厚度相等。第一膜层21与基层1的厚度比为1∶2;第二膜层22与基层1的厚度比为1∶2。
基层1放置在两个浆槽3之间,第一膜层21和第二膜层22分别经过两个浆槽3进行上浆,然后分别贴合至基层1的两面。复合完成后经棍子后形成成品。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基层1、第一膜层21、第二膜层22、浆槽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得龙塑胶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得龙塑胶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27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