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硬果剥壳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52750.5 | 申请日: | 2010-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0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传竹 |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 代理公司: | 宜春赣西专利代理事务所 36121 | 代理人: | 何彬 |
| 地址: | 33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剥壳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作物果粒加工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硬果剥壳机。
背景技术:现有的各种硬壳果子剥壳机械普遍存在破碎脱壳效率不高,被剥出的果仁破损率高,并且大多数的剥壳机结构比较复杂,工序环节多,还有一些采用多装置组合,使得制造和生产使用成本比较高。特别是目前的剥壳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剥壳后的壳仁分离,要么分离不尽、要么被分离出的果仁夹带有大量的果壳杂质。针对于此,现有的一些剥壳机采用在剥壳机之后再增加一个分体式分离装置,或者由人工再次进行净化分离。对于使用独体分离装置,无论采用何种分离方式和结构,不仅结构复杂,造价昂贵,而且能源消耗比较高,更主要的是其分离净化的效果还是不尽人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的剥壳机械还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生产环境问题,机器工作过程中其灰尘充斥整个生产场地,造成恶劣的生产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硬果剥壳机,该硬果剥壳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剥壳、分离净化效果好,无灰尘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辊刀和相应的筛筒构成的脱壳装置,以及与所述脱壳装置相连接的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一设有分离板的分离室,所述分离室连接于一抽吸器。
所述分离装置与脱壳装置之间设有一输导调节板;所述脱壳装置和/或抽吸器的入口设有调节板;所述脱壳装置包括剥离室、设于所述剥离室内的筛筒、和设于所述筛筒内的辊刀构成;所述剥离室经混料通道连接于分离室;所述抽吸器包括连接于分离室的抽吸通道,所述分离板设于分离室与该抽吸通道之间。
所述混料通道与分离板相向倾斜、相互对应分别位于分离室的相对两侧;所述输导调节板与所述混料通道的底板相对应连接于混料通道的底部。
所述筛筒为一其横截面呈U形或半弧形,所述辊刀由辊筒和绕辊筒周壁设置的若干根凸条构成,辊刀的轴线偏离于筛筒轴线一侧。
所述分离板位于抽吸通道的下段构成抽吸通道入口段的一个侧壁。
所述抽吸器为一连接于抽吸通道的引风机;所述分离室其排料口设于抽吸通道的相对下方;所述分离板倾斜于抽吸通道方向一角度。
所述分离板相对于抽吸通道方向倾斜的角度为0-90。
所述分离板相对于抽吸通道方向倾斜的角度为15-60度。
所述脱壳装置和分离装置、及其相应的连接通道分别通过其壳体与外部相隔离。
本实用新型的硬果剥壳机适用于各类果壳坚硬的硬果剥壳并自动进行壳、仁分离,特别适用于花生、茶子等硬壳果粒的脱壳生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剥壳、以及壳、仁分离净化效果好,而且工作时无灰尘等外泄、无污染,能最大限度改善生产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剥壳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脱壳装置1和分离装置2分置于机架12的相对两端,脱壳装置1包括设于脱壳装置1的壳体13由的剥离室1d,位于剥离室1d内的筛筒1b,和位于筛筒1b内的辊刀构成;筛筒1c其径向横截面呈一U形;辊刀由辊筒1a,绕辊筒1a周壁设置的、其长度对应于辊筒1a的轴线的若干方形凸条1c构成;辊筒1a的轴线偏离于筛筒1b的径向轴线的一侧。
分离装置2包括由分离装置的壳体构成的、位于剥离室1d的一侧的下方的分离室2a,和位于分离室2a内的分离板2b构成;分离室2a通过混料通道3连接于剥离室1d;混料通道3的出口处的底板连接有与混料通道3的底板的宽度、和倾斜度相对应的输导调节板4,输导调节板4可作为混料通道3的底板的延伸;抽吸通道5竖向自上而下插入连接于分离室2a的混料通道3的相对侧;分离板2b与输导调节板4(或混料通道3)再者呈一高一低、分别自下而上相向倾斜、相互对应位于分离室2a的相对两侧,分离板2b的前、后端和上端分别连接于分离室2a的前、后侧壁和抽吸通道5的靠内侧的一个侧壁上,构成抽吸通道5的入口段5a的靠内侧的一个侧壁,见图1中的分离室2a的前侧壁的局部剖切部分;分离板2b的下端与分离室2a的相对一侧的侧壁构成分离室2a的排出口;分离板2b倾斜于抽吸通道5的抽吸方向的角度为10-45度。原料料斗11通过原料调节板10连接于脱壳装置1的入口。
抽吸通道5的上部连接于引风机8的入口,引风机8的入口下部的抽吸通道5上设有引风量调节板6。分离室2a、混料通道3、剥离室1d以及抽吸通道5等均通过各自的壳体(壁板)与外部密封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传竹,未经张传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27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台球杆加长连接件
- 下一篇:花卉定时浇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