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泥低温热解焚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2164.0 | 申请日: | 201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2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启强;洪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C02F11/10;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温热 焚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的环保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泥焚烧处理的环保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以及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也随之增长,污泥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日显突出。世界上的污泥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生物堆肥、再发酵沼气发电、干化焚烧等多种方式。其中,干化焚烧工艺的应用最广。首先,焚烧可以大量减少污泥的体积,相对于机械脱水的污泥来说,最终的焚烧产物体积只相当于最初产物的10%。第二,焚烧也可以杀死一切病原体,一切有机物在燃烧过程中都会最大程度地被分解,病原体和细菌也不例外。通过高温处理,在燃烧残渣内几乎没有病原体存在。此外,焚烧还可以解决污泥的恶臭问题。虽然常规焚烧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突出的优点,但是另一方面随着焚烧工艺的使用,它所存在的若干问题也日渐暴露出来,即存在如下明显缺陷:
1、污泥焚烧炉为适应污泥含水率高、热值低的特点,因此焚烧炉体积大、造价高,投资费用大;
2、焚烧炉系统复杂,运行、维护成本高;
3、由于设备投资大,适用于污泥集中处理模式,适应性不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污泥干化焚烧工艺存在的设备复杂、耗能多、维护量大、效率低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不需制浆设备、运行故障率低、生产效率高、简单可靠和投资节省的污泥低温热解焚烧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污泥低温热解焚烧系统,其包括污泥料斗、干燥机、将污泥料斗输出的污泥输送至干燥机进料口的螺旋输送机、与干燥机下方的出料口连接的低温热解反应器、与该低温热解反应器出料口连接的挤压成型机、通过一输送机与挤压成型机连接的带有余热锅炉的焚烧炉、与余热锅炉连接的引风机。所述余热锅炉的上部通过余热输入管道分别与所述的干燥机 和低温热解反应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干燥机和低温热解反应器分别通过余热输出管道与所述余热锅炉的下部连接。
其中,所述的余热锅炉采用有机热载体作热介质。
所述的有机热载体为导热油。
所述的低温热解反应器中设有搅拌装置。
污泥低温热解技术是利用污泥有机质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热解反应,经此过程污泥部分转化为燃烧特性优越的油、炭和可燃气,过程所需的能量由产生的燃料燃烧提供。热解产物中炭和油的能量构成了热解的能量输出,其中200~300℃是能量输出最大的反应温度区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的优点为:
1、脱水污泥经过干化和低温热解处理,降低污泥含水率和体积,从而减少污泥进入焚烧炉的量,以致焚烧炉体积减小,投资费用降低;
2、热解温度控制在200~300℃之间,属于低温热解反应,减少气化产物的产生和流失,有利于系统能源平衡和减少添加辅助燃料;
3、炭化污泥经挤压成型机形成固定形状,有利于增加炭化污泥粒(块)之间的孔隙率,有利于炭化污泥的充分和稳定燃烧。
4、实现污泥就地处理,降低污泥运输成本和运输过程中引起的二次污染;
5、简单可靠、投资节省和运行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程框图,所述的污泥低温热解焚烧系统,其包括污泥料斗01、干燥机03、将污泥料斗01输出的污泥输送至干燥机03进料口的螺旋输送机02、与干燥机03下方的出料口连接的带有搅拌装置的低温热解反应器05、与低温热解反应器出料口连接的挤压成型机06、通过一输送机07与挤压成型机连接的带有余热锅炉04的焚烧炉08、与余热锅炉连接的引风机09,余热锅炉04的上部通过余热输入管道10分别与干燥机03和低温热解反应器05连接,而干燥机03和低温热解反应器5还分别通过余热输出管道11与余热锅炉04的下部连接。余热锅炉04采用有机热载体作热介质,通常的有机热载体可以采用各种导热油。
本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2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发板间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药剂容纳容器及药剂分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