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51897.2 | 申请日: | 201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4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林宪助;郑昆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58 | 分类号: | H01R13/58;H01R12/70;G02B6/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传输光电讯号的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作为一种标准的输入/输出接口,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电子设备中。1994年,英特尔、康柏、数字、IBM、微软、NEC、Northern Telecom等7家世界著名计算机和通讯公司联合成立了USB协会(USB-IF),初步设立USB接口规范。到目前为止,USB协会已经先后发布了1.0,1.1,2.0及3.0等版本,而USB的传输速率亦在逐渐地得到提高。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人们仍在不断努力地提高USB的传输速率,目前已经有人研发出一种可传输光学讯号以进一步提高传输速率的USB连接器,相关现有技术可参阅于2009年1月14日公开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CN101345358A号所揭示的一种可传输光讯号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以及设于绝缘本体上并用以进行光讯号传输的光纤装置。光纤装置包括嵌入式透镜以及与透镜光耦合的光纤,该连接器的光纤装置在绝缘本体上固定不动,当该连接器与同样带有光纤装置的对接连接器对接时,该光纤装置可提供光讯号传输功效。然而,由光纤较脆弱,容易被拉断或损坏,进而影响信号的传输。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线缆连接器进行改进以克服其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提供一种可确保线缆与连接器之间可靠连接的线缆连接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透镜、线缆、壳体、支撑件及固定件,绝缘本体具有前面及上面,导电端子布置在绝缘本体上面,透镜组装于绝缘本体内,且透镜的前端靠近绝缘本体前面,线缆包括芯线、光纤及线缆加强件,支撑件组装于线缆内部,且芯线及光纤自支撑件内向前穿过,固定件组装至线缆上,线缆加强件的前部被夹置于支撑件与固定件之间,壳体具有框体部以及自框体部向后延伸的定位部,绝缘本体组装到框体部内,固定件收容于定位部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线缆内的线缆加强件通过固定件与支撑件机械连接至壳体,从而保护线缆内的光纤,而防止其被拉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中线缆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是线缆连接器的部分组合图。
图4是图1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100的较佳实施例为一插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在绝缘本体1上的若干导电端子2、安装在绝缘本体1上的透镜3、线缆4、固定件5、支撑件6以及壳体7。
绝缘本体1包括具有沿纵长方向延伸的基部11。基部11上面的后部上设有横向延伸的凸缘12。自基部11的前面向后凹进而形成一对收容腔13。
线缆连接器100有四个导电端子2,这些导电端子2沿横向成一排排布,且符合通用串行总线(USB)传输标准。导电端子2布置在基部11的上面,且向后穿过凸缘12。
每一收容腔13内安置有一对透镜3,且透镜3的前端靠近基部11的前面。
线缆4包括若干芯线41、光纤42、线缆加强件43、金属编织层44以及绝缘外被45。其中金属编织层44包覆在芯线41、光纤42及线缆加强件43外面,绝缘外被45遮覆在金属编织层44上面。线缆加强件43系由纤维或尼龙等具有较高耐拉强度的材料构成。芯线41与导电端子2连接在一起,光纤42与透镜3连接在一起。
固定件5包括主体部51以及自主体部51后缘向外弯折的一对翼部52。本实施例中,主体部51及支撑件6为圆管状结构,且其外径较主体部51的内径小。在其它实施例中,主体部51及支撑件6亦可为其它形状或结构。
支撑件6组装到线缆4的内部,且芯线41、光纤42、线缆加强件43从其内向前延伸穿过。线缆加强件43的前部向后翻折后置于金属编织层44外面。固定件5组装到线缆4的金属编织层44上面,且线缆加强件43的前部及金属编织层44的前部被夹置在固定件5的主体部51及支撑件6之间。在其它实施例中,固定件5亦可组装到线缆4的绝缘外被45上。
壳体7由金属材质制成,该壳体7包括第一壳体71及第二壳体72。第一壳体71包括框体部711以及自框体部711向后延伸而形成的定位部712。定位部712后端还设有一对分开设置的挡止部7121。第二壳体72包括盖体部721以及自盖体部721向后延伸的卷曲部7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18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电源式电热衣
- 下一篇:多功能壁偏差卡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