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海况海上返回舱回收用引导网射击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20251301.9 申请日: 2010-07-07
公开(公告)号: CN201724605U 公开(公告)日: 2011-01-26
发明(设计)人: 江涛;谌志新;王志勇;张怡;刘平;徐皓;徐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主分类号: F41B15/00 分类号: F41B15/00
代理公司: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代理人: 季申清
地址: 200092 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海况 海上 返回舱 回收 引导 射击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天领域,具体是涉及回收飘浮在高海况条件下海上返回舱的一种相应的器具。

背景技术

航天救助是一项高科技集中的领域,从飞船发射到返回舱回收每个环节都凝聚了大量的科学技术。

火箭发射的前900秒之内,是飞船的危险阶段,一旦有问题,宇航员将通过逃逸系统逃逸;当载人飞船返回舱完成航天任务返回地球降落于海洋,海上保障队伍在飞船飞行路线相应海面上进行救助保障。在飞船发射期间或返回期间负责搜索打捞应急溅落在海上的返回舱,接收航天员的话音通信,并根据航天员的要求与其进行话音通信,救援航天员、兼顾返回舱回收,将航天员和返回舱转运到指定地点。

返回舱外型呈钟型,一般外形尺寸为高2.5米、最大直径2.5米;重量不大于3300公斤,深度0.656米;具有漂浮能力,6级海况下能漂浮48小时,小头朝上。

低海况通常指浪级0~3级,波高0~1.25米;风力0~4级,风速0~7米/秒。现有技术,返回舱应急返回到海上时,返回舱回收系统是根据落点预报命令,由救捞船迅速赶往返回舱溅落点搜索返回舱,并及时更新返回舱位置信息,引导救捞船接近返回舱,由救捞船靠近返回舱,由人员和器械将返回舱整舱打捞起来,运至救捞船的甲板并固定,由医监医保人员根据航天员状态决定出舱方式,并协助航天员出舱。

或者,直升机搜索到降落在海面上的返回舱目标以后,悬停于返回舱上方二十米左右的高度,救援人员携带轻便的吊挂器械,通过起吊缆绳缓缓降落至返回舱顶部,将吊挂器械与返回舱顶部连接,连接稳固以后,通过直升机上方的起吊绞机缓缓将返回舱绞收至直升机底部,通过直升机底部的固定装置将返回舱夹紧,使其不会因直升机的倾斜而自由摆动。运送至目的地。

以上两种方式在低海况条件下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打捞任务,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但是一旦遇上高海况条件,

高海况通常指浪级4~6级,波高1.25~6米;风力5~8级,风速9~19米/秒。此时风高浪急,援救人员无法接近返回舱,因此低海况的吊挂设备与返回舱顶部连接困难。

高海况下,海况条件恶劣,返回舱随波浪剧烈震荡波动,援救人员更无法接近海面。因此必须采用囊网将返回舱兜住、收口,然后起吊返回舱。但是囊网体积较大,收口的吊绳相对较粗,总体质量大,人员难以控制及操作。以上的救助方法将受到挑战,救捞船难以靠近返回舱,难以将返回舱打捞起来,救援人员携带轻便的吊挂器械,难以通过起吊缆绳降落至返回舱顶部,无法进行系吊操作,严重危及航天员的安全。因此,在高海况条件下,风高浪急,必须有一种比较可靠的救援、打捞返回舱方法和手段。

一种高海况海上返回舱的回收方法:

①救助直升机驾驶至海面返回舱的上方;

②救助直升机悬停在以返回舱为中心直径5米,高度为35米,正负30%的区域范围内,通过升降绞车的绳索将援救员降至以返回舱为中心直径3米,高度为10米,正负30%的区域范围内;

③援救员用引导网射击器将引导网射向返回舱;

④引导网在空中张开,下沉罩住返回舱;

⑤捕获装置的囊网沿引导网的引导绳下滑;

⑥囊网覆盖返回舱并下沉;

⑦收紧囊网的起吊绳,收拢囊网下部的开口;

⑧由救助直升机的起吊装置卷起起吊绳;

⑨返回舱被固定于直升机下部;

⑩救助直升机将返回舱安置于救援船甲板或陆地上由轮胎组成的返回舱座架。

此方法提出了两步打捞法,即使在高海况条件下,仍能从容、较轻松方便地打捞返回舱。在此技术中,引导网射击器是一项重要的工具、器具,由于本领域首次提出了两步打捞法,首次提出射击引导网的方法,因此,当然没有现成的引导网射击器可提供,开发、研制一种适宜在高海况条件下,援救员在比较剧烈动荡的条件下操作方便,佩戴轻便、发射快速准确的引导网射击器将很大程度有助于该方法的实施和效果实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高海况条件下打捞、救援返回舱的方法中相应的引导网射击器,达到操作方便,佩戴轻便、发射快速准确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海况海上返回舱回收用引导网射击器,其特征在于:在圆筒形密闭壳体的下部固定一块手柄,在壳体的一侧向前呈锥形散射状伸出若干发射管,发射管内插入可滑动的配重引导环,配重引导环的前端为配重环,各配重环系结引导网以及引导绳,发射管内设有磁环;

各发射管的根部相互连通形成一喷射腔,通过壳体前面板中心的通气孔与壳体内部相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1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