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杆塔导线和地线共用横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0752.0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1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宿孝涛;王西海;窦衍旺;李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长安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24 | 分类号: | E04H12/24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赵玉峰 |
地址: | 262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杆塔 导线 地线 共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杆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杆塔导线和地线共用横担装置。
背景技术
横担是杆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用来安装绝缘子及金具,以支承导线、避雷线,并使之按规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现有杆塔,均是在其顶部设置有一层独立的地线横担,在地线横担的下方分别设置导线横担。现有杆塔的这种结构,对于限制塔高的杆塔,地线横担不好布置。另外,现有杆塔采用地线横担和导线横担分层设置,不仅增加了杆塔的高度,而且加重了横担的重量,杆塔整体制造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电力杆塔导线和地线共用横担装置,可降低杆塔高度,减轻横担重量,解决了限制塔高的杆塔的地线横担布置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电力杆塔导线和地线共用横担装置,包括与塔杆固定连接的导线横担,在所述导线横担远离塔杆的一端设置有导线悬挂装置,在所述导线横担远离塔杆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上翘的地线横担,在所述地线横担的顶端设置有地线悬挂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线横担和所述地线横担均为截面为多边形的锥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线横担和所述地线横担均为截面为圆形的锥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线悬挂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导线横担外壁上的导线挂线板,在所述导线挂线板上设置有三个导线挂线孔,所述三个导线挂线孔呈三角形排列。
所述地线悬挂装置包括与所述地线横担的顶部端口固定连接且将端口封闭的地线挂线板,在所述地线挂线板上设置有一个地线挂线孔。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导线和地线共用横担装置,在导线横担远离塔杆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上翘的地线横担,在地线横担的顶端设置有地线悬挂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将导线横担和地线横担连接为一体,组装杆塔时,地线横担和一层导线横担只占一层横担的空间,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降低杆塔的高度,且减轻了横担的重量,对于限制塔高的特殊杆塔,解决了其地线横担的布置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线悬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地线悬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杆,2.导线横担,3.导线挂线板,4.导线挂线孔,5.地线横担,6.地线挂线板,7.地线挂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力杆塔导线和地线共用横担装置。
该导线和地线共用横担装置包括与塔杆1固定连接的导线横担2,在所述导线横担1上远离塔杆1的一端设置有导线悬挂装置,在所述导线横担2远离杆塔1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上翘的地线横担5,在所述地线横担5的顶端设置有地线悬挂装置。
其中,导线横担2和地线横担5可以选用Q235、345或者高强钢材质,加工制作成截面为多边形的锥管,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线横担2和所述地线横担5均为截面为八边形的锥管。当然,所述导线横担2和所述地线横担5也可以采用截面为圆形的锥管。导线横担2和地线横担5两者之间通过法兰装置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导线悬挂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导线横担2外壁上的导线挂线板3,在所述导线挂线板3上设置有三个导线挂线孔4,所述三个导线挂线孔4呈三角形排列,用于安装绝缘子后悬挂导线。
如图3所示,所述地线悬挂装置包括与所述地线横担5的顶部端口固定连接且将端口封闭的地线挂线板6,在所述地线挂线板6上设置有一个地线挂线孔7,用于安装绝缘子后悬挂地线用于避雷。
本实用新型将导线横担2和地线横担5连接为一体,组装杆塔时,地线横担和一层导线横担只占一层横担的空间,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降低杆塔的高度,且减轻了横担的重量,对于限制塔高的特殊杆塔,解决了其地线横担的布置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长安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坊长安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0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