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9960.9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7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万钧;王绪栋;张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F16L3/13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高丽晶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材整理或固定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线扎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功能的日益增强和丰富,其接口也越来越多,连接的外围设备也各种各样,因此,电子产品所引出的线材也就越来越多。
如今,人们整理线材大多是靠束线器将线材扎起来,然后放置在一个容线柜等处。但对于一些家庭娱乐设施来说,这样做并不合适,比如,家庭游戏机等电子娱乐设施的控制手柄的连接线需经常连接和拆卸,只在需要时才连接到游戏机上,采用上述线材整理或固定方法显然不太合理。故现在急需一种可方便将线材固定和解除固定的线扎结构,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整理和固定线材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方便快捷地整理和固定线材的线扎结构。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扎结构,适于将线材固定,包括板条状本体,所述本体向上设置有线扣,向下设置有卡勾;所述线扣呈圆环形,且设置有一开口,该开口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线材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线扣上设置有一导引片,所述开口位于该导引片与本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线扣上与所述导引片相对的一端的内圈与本体相切。
优选地,所述线扣的内径略小于线材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线扣的内径略大于线材的直径,且线材上设置有一段直径略大于线扣内径的法兰壁。
优选地,所述卡勾包括两个可防止拨出的倒刺,且所述两个倒刺之间的宽度可变。
优选地,每个所述倒刺的尾部均包括一挡片,当卡勾插入到与其相配的孔内时,所述挡片位于该孔内,而倒刺伸出该孔之外。
优选地,所述本体向下还设置有定位柱,其临近卡勾。
优选地,于本体上临近线扣及定位柱开设有相互间隔的折合槽。
优选地,所述本体的一端还设置一勾扣,另一端设置有对应形状的扣孔,所述本体为柔性材料制成,当本体弯曲至首尾相接时,所述勾扣可卡入扣孔内,使本体形成封闭的环状。
本实用新型的线扎结构采用线扣将线材固定,然后将线扣通过本体固定在电器设备表面或机壳等处的结构方案,可方便快捷地整理和固定线材,而且解除固定或移除线材也非常方便,只需将线材从线扣中拉出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线扎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线扎结构的实施动作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线扎结构的实施效果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线扎结构的实施效果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线扎结构的主视图;
图6是图5所示实施例中线扎结构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以便更直观地理解其发明实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线扎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线扎结构包括板条状本体1、自本体1向上设置有线扣2,向下设置有卡勾3和定位柱5。其中,线扣2呈直立的圆环状,其轴线为水平方向;卡勾3及定位柱5用于将本体1固定在机壳或其它适合的地方。
线扣2上设有一开口21,该开口21用于将线材推入线扣2中进行固定。为了使线扣2达到较好的固定效果,开口21宽度不大于线材的直径,且不小于线材的半径。
为便于将线材推入到线扣2中,线扣2在开口21处的一端连接有一导引片22,该导引片22呈向外张开状;线扣2的另一端与本体1相接,此处优选为线扣2的内圈与本体1相切,或内圈与本体相交,使内圈的最下端略低于本体1,以更好地固定线材,使其不易松脱。本实施例通过将线材扣入线扣2中,再将线扣2固定在机壳或其它适宜的地方的方式,可实现方便快速地固定线材的目的。而且,当需要移除线材时,只需将线材从线扣2中推出即可,非常省时省力。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线扎结构的实施动作示意图。
参照图2,先将线扣2通过本体1固定在设备的机壳6或其它物体表面,再将线材4按图中所示箭头方向、自开口21处推入线扣2内。在开口21处的线扣2上因设置有导引片22,既方便线材4推入,又不会伤及线材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99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量子网络的广播通信技术
- 下一篇:记录/再现设备和激光驱动脉冲调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