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网造纸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9283.0 | 申请日: | 2010-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5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秀芝 |
主分类号: | D21F9/04 | 分类号: | D21F9/04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纪辰 |
地址: | 261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网造纸机。
背景技术
如今,纸芯、纸管产品以其成本低、质量轻、易回收、无公害等优点,在造纸业、包装业、纺织化纤业得到了普遍应用,人们重视纸芯、纸管质量的同时,对其所用原纸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例如,纺织纱管通常是在高速高强或高速高抗压的条件下使用,因此对制造纺织纱管的原纸来说,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外的高强纸管原纸满足高强度要求,但制浆工艺复杂,价格偏高。纸张紧度是影响纸张强度的重要指标,而影响纸张紧度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纤维的粗度,通常认为,纤维的粗度越大,纸张的紧度越小;再比如,抄造过程中的压榨和压光。但是,现有的纸管原纸,在一般纤维粗度的条件下,将抄造过程的所有影响紧度的条件设置为最优,其紧度也只能在0.78g/cm3以下,而且,由于放大了影响紧度的条件,使原纸在成管过程中吸胶不均匀,容易产生荷叶边问题和爆管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网造纸设备,使生产出的纸管原纸具有紧度高,成管压力高,纤维结合强的优点,适应于高速高强或高速高抗压的条件下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圆网造纸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网部、压榨部、干燥部和压光部,在所述干燥部中设有一个用于对干燥中的湿纸页施加压力的半湿压光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半湿压光部包括一对平光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半湿压光部设置在距离所述干燥部的起点1/2~3/4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网部设有脱水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脱水装置包括回头辊,所述回头辊上方设有一个用于对经过回头辊的湿纸页施加压力的上压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回头辊是真空回头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干燥部设有一个半湿压光部,在湿纸页含水率未达到干燥后最终规定要求前,对湿纸页施加压力,可以通过较小的线压力获得较大的紧度,生产的原纸纸面平滑,纤维层间结合强度高,横幅厚度差进一步缩小,并且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满足市场高强纸管用料要求;在网部设有脱水装置,对湿纸页进行初步脱水,解决了湿纸页含大量水分直接进入压榨部,因瞬间脱水量大、脱水面积小,而产生纸页压花、压溃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圆网造纸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网部1、压榨部2、干燥部3和压光部4。
网部1设有脱水装置,脱水装置包括真空回头辊11,真空回头辊11上方设有一个对湿纸页进行初步压榨的上压辊12,通过压力调节装置可以控制上压辊12的开合及对其加压,脱水毛毯13绕经上压辊12,从上压辊12与真空回头辊11之间通过,上浆毛毯14经过网笼15后在其下毯面形成湿纸页,此时,湿纸页含有大量的水分,湿纸页经真空回头辊11,部分水分被脱去,在上压辊12与真空回头辊11之间的压合区,湿纸页在真空状态和压榨力的双重作用下,水分进一步被脱去,其中一部分水分被脱水毛毯13带走,经过初步脱水后的湿纸页,纸页中的水分由80%减少到70%-60%,进入压榨部2后,能够满足进一步脱水的要求,不会因为含水量太高,瞬间脱水量大,出现纸页压花、压溃现象。
湿纸页经过压榨部2脱水后,进入干燥部3,干燥部3将湿纸页中的水分蒸发,使纸页含水率达到规定要求,本实用新型在干燥部3距离起点的3/4处设有一个半湿压光部31,半湿压光部31包括一对平光辊,用于对干燥中的湿纸页施加压力,线压力控制在30~80kg/cm,之后再继续对湿纸页进行干燥。当然,半湿压光部31也可以设置在干燥部3的其它部位,优选为距离所述干燥部3的起点1/2~3/4处。其作用是:在湿纸页含水率未达到规定要求前,对湿纸页加压,通过较小的线压力就可以获得较大的紧度。通过本实用新型所生产的纸管原纸,其紧度可达到0.8~0.88g/cm3,纸面平滑,纤维层间结合强度高,横幅厚度差进一步缩小,为生产高强度纸管创造了有利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秀芝,未经王秀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92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