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等离子切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9229.6 | 申请日: | 2010-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2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石兴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聚英风机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00 | 分类号: | B23K10/00;B23K26/42;B23Q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 切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等离子切割装置一般包括等离子切割机和切割台,它在金属加工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之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烟尘污染问题,等离子切割装置的烟尘治理也越来越迫切。
为解决等离子切割装置的烟尘污染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在等离子切割装置中增加一个烟雾净化系统,在工作中将捕集来的含烟尘气体直接输送到集中式的烟雾净化系统中进行处理后直接排往室外或排入室内进行再循环。烟雾净化系统按捕集烟尘方式不同可分为风门式、吹吸式两种类型,两种处理方式在运作过程中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适用于滤除金属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粉尘。
然而上述两种处理方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风门式等离子净化系统工作台结构比较复杂,风门制造时的密封性要求比较严格;而吹吸式等离子切割烟尘净化系统虽然工作台结构简单,但是工作台表面进风不均匀,波动较大,工作台面的有效切割宽度小。两种处理方式的除尘效率均跟台面上钢板覆盖率有关,烟尘净化效果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净化效果稳定的等离子切割装置。
一种等离子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台、台面上方的切割机和烟雾净化器,其中,切割台下侧设有密封的吸尘腔,吸尘腔内设有若干个带吸尘孔的吸尘管,吸尘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烟雾净化器连通。
吸尘管水平均匀设置且相互平行,吸尘管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制作,吸尘管的数量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为6~10根。
吸尘孔设于吸尘管的两侧,设置的个数可根据需要设定,一般为细长条形孔。通过吸尘孔,将切割产生的有毒烟气向下抽吸,大颗粒、重颗粒的粉尘直接掉落在地上,含细小颗粒的烟气由风管收集到烟尘净化装置集中处理。
烟雾净化器采用滤筒作为过滤器,净化后的空气完全满足环保排放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等离子切割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等优点,非常适合各种等离子、激光等切割设备的配套普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等离子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等离子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台1、台面上方的切割机2和烟雾净化器3。
切割台1下侧设有密封的吸尘腔4,吸尘腔4底端封闭,上端的边缘与切割台1的下边缘相连,吸尘腔4内设有6个带吸尘孔的吸尘管5,吸尘管5一端封闭,另一端集中后与烟雾净化器3连通。
6个吸尘管5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吸尘孔设于吸尘管5的两侧,吸尘孔设置的个数根据需要确定。
等离子切割装置运行时,通过吸尘孔,切割机2产生的有毒烟气向下抽吸,大颗粒、重颗粒的粉尘直接掉落在地上,含细小颗粒的烟气由吸尘管5收集到烟雾净化器3集中处理,处理后的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聚英风机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聚英风机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92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