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浓缩池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9204.6 | 申请日: | 201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3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党朝华;缪荣凯;崔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国祯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浓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污泥浓缩池,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污水的处理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污泥,此时的污泥含水量很高,一般为99.5%~99.8%。污泥浓缩的目的就是降低污泥中的水分,缩小污泥的体积,从而方便清理和运送。
传统的污泥浓缩方式主要是将废水直接排入污泥池,利用蒸发作用完成浓缩和脱水的过程。该浓缩方式的优点在于流程简单,基建费用低,特别适用于气候干燥、年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地区。但如在降雨量较大的地区采用上述方法,在雨季时污泥的浓缩效果较差,不利于推广使用。而且靠蒸发作用来浓缩污水的时间较长,效率较低,不适合大规模的废水处理。且污泥池的池底和开口面积一直,从而导致蒸发和沉淀速度慢,浓缩效率低。
因此,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的污泥浓缩池,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浓缩效率高的污泥浓缩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泥浓缩池,其包括池体、进泥管、排泥管、清水出水管以及污泥泵,其中,所述进泥管连接至池体的上端;所述污泥泵与进泥管连接并驱动进泥管内的污泥流至池体内;所述清水出水管位于池体相对于进泥管的另一侧;所述排泥管位于池体的底部;所述池体呈倒圆锥体形。
本实用新型的污泥浓缩池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水出水管位于进泥管与排泥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污泥浓缩池还可设置为:池体的锥度为4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污泥浓缩池通过设置圆锥形的池体,便于池体内的水蒸发和沉淀;同时,在池体上设置一清水出水管,且该清水出水管较进泥管低,便于澄清的水排出,减少蒸发时间,从而提高浓缩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污泥浓缩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污泥浓缩池,其包括池体1、进泥管2、排泥管3、清水出水管4以及污泥泵5。其中,所述池体1呈倒圆锥体形结构,其锥度可在45°~75°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其锥度为45°,该锥度能有效提升污泥的沉淀速度,且较大的开口也有利于蒸发多余的水分,从而大大提升该污泥浓缩池的浓缩效率。所述进泥管2连接至池体1的上端,所述污水从该进泥管2排放入池体1内进行蒸发和沉淀。所述污泥泵5与进泥管2连接并驱动进泥管2内的污泥加速流至池体1内。所述清水出水管4位于池体1相对于进泥管2的另一侧,其位置低于进泥管2,从而将澄清的水从该清水出水管4排出。所述排泥管3位于池体1的底部,用于排出污泥。
本实用新型的污泥浓缩池通过设置圆锥形的池体1,便于池体内的水蒸发和沉淀;同时,在池体1上设置一清水出水管4,且该清水出水管4较进泥管2低,便于澄清的水排出,减少蒸发时间,从而提高浓缩效率。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国祯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国祯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92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放射摄影系统手柄
- 下一篇:监视器防尘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