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信终端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9066.1 | 申请日: | 201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2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朱强;侯志强;唐金欢;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终端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终端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信终端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在各种通信设备终端中很普及,市面上的通信终端有各种牌号、型号。不同牌号、不同型号的通信终端其所配套使用的电池形状大小不一,目前电池都是一种电池和一种通信终端相匹配,电池的应用主要还是局限于与其结构匹配的终端设备。
发明人发现上述的相关技术中,现有的电池不能够满足同一电池在拥有不同结构尺寸通信终端电池舱的手机中应用,一旦通信终端发生故障,对于大部分手机很难配到可与其配套使用的电池,造成用户使用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终端电池,以解决上述的一种通信终端电池只能适用于特定型号的通信终端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电池,包括电芯(3)、连接模块(4)、外部结构模块(1)、触点模块(2),其中:电芯(3);连接模块(4),连接电芯(3)与触点模块(2);外部结构模块(1),其包括:电芯舱(11),容纳电芯(3);支撑部分(13),其从侧面围绕电芯舱(11)的三个侧边;可伸缩装置(12),其连接支撑部分(13)与电芯舱(11);触点模块(2),位于电芯舱(11)的未被支撑部分(13)围绕的侧边的外沿。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触点模块(2)可滑动地设置于外沿。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支撑部分(13)的一侧设置沟槽,触点模块(2)嵌入沟槽。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触点模块(2)可拆卸地设置于外沿。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可伸缩装置(12)为三段,等间距的设置于支撑部分(13)和电芯舱(11)之间。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可伸缩装置(12)为螺栓、弹簧或弹性材料部件。
通过本实用新型,采用可移动的触点结构,解决了一种通信终端电池只能适用于特定型号的通信终端的问题,提高了通信终端电池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在电池舱内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内部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内部结构局部A向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通信终端电池与电池连接器匹配实现方式一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通信终端电池与电池连接器匹配实现方式二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附图标记:
1-外部结构模块;2-触点模块3-电芯;
4-连接模块;11-电芯舱;12-可伸缩装置;
13-支撑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流程来进一步说明如何具体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通信终端电池外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通信终端电池包括外部结构模块1、触点模块2、电芯3、连接模块4。电芯3,被封装在可变化的外部结构模块1中,用于为通信终端提供电量。电芯3通过连接模块4与触点模块2通过接口相互连接。触点模块2在位于外部结构模块1的外沿,用于与通信终端的电池连接器相连。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信终端电池在电池舱内装配示意图。结合图1与图2,外部结构模块1,其包括:电芯舱11,容纳电芯3;支撑部分13,其从侧面围绕电芯舱11的三个侧边;可伸缩装置12,其连接支撑部分13与电芯舱11;触点模块2,位于电芯舱11的未被支撑部分13围绕的侧边的外沿。
外部结构模块1的支撑部分是可以自由伸缩的,使用时根据通信终端电池舱5内部实际尺寸,将外部结构模块1上的支撑部分通过其内部的可伸缩装置自适应配合终端电池舱的内部尺寸,就可以达到完全匹配安装的目的。可伸缩装置12优选为三段,等间距地设置于支撑部分13和电芯舱11之间。本实施例中,可伸缩装置为弹簧。此外可伸缩装置也可以为螺栓或者其他弹性材料构成的部件。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触点模块2优选地位于外部结构模块1侧面,并可在其结构尺寸允许的最大范围内移动,从而能在电池舱内任意位置与通信终端的电池连接器进行良好接触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90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