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无线辨识功能的热缩包装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9004.0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0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化股份有限公司;恒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5/40 | 分类号: | B65D65/40;G06K19/0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成明新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士***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无线 辨识 功能 包装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无线辨识功能的热缩包装构造,尤其是一种将无线射频辨识系统(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Identification,RFID)应用于热缩膜直接包覆在物品外表面,使被包覆物具有无线射频辨识功能的包装构造。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塑料热缩(Heat Shrink)材料为PET、PVC、POF及PE等材料制造而成,实际应用上系将热缩膜包覆于物品上,例如:酒瓶、饮料、药瓶等容器或书籍物品外表面,再经热风或红外线加热使热缩膜收缩约20-100%而包覆于物品上。
一般而言,欲将RFID功能结合用于热缩膜包装产品,至少需分成两个步骤,其一是先将具有RFID功能的卷标贴附在被包覆物品上;其二是再将一般的热缩膜热缩,使之包覆于物品上。而由于RFID标签系贴附于被包覆物品上,而不是直接印制在热缩膜上,因此仿冒者可轻易的将包装于产品外表面的热缩膜被破坏后,取下正厂被包覆物品上的RFID标签后,贴附于伪造的被包覆物品上,再以新的热缩膜的重新包装,因而不易防堵仿冒伪造;例如仿间伪造的高级酒类产品多数系因为遭到拆封后再注入假酒,然后重新以热缩膜包装后以便掩人耳目。
因此若将RFID功能与热缩膜结合为单一的包装构造,则可增加伪造的难度并可简化标签贴附于热缩膜的作业流程及成本,但一般热缩材料/膜约摄氏45-60度左右或以上即会进行收缩,且一般形成RFID导电油墨的加热烘干温度必须高达100-150度,否则无法干燥硬化,因此传统的技术无法在RFID油墨完成加热烘干的过程后仍保持热缩膜的尺寸、形状与热缩后RFID的功能,甚至导致热缩膜因高温严重变形,而无法再经加热程序而热缩包覆于被覆物品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无线辨识功能的热缩包装构造,尤其是一种将无线射频辨识系统应用于热缩膜直接包覆在物品外表面,使被包覆物具有无线射频辨识功能的包装构造。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无线辨识功能的热缩包装构造,它包含:一具有包覆物品功能的热缩绝缘材、一辐射硬化型导电油墨,其藉由印刷方式且不需加热干燥形成一无线辨识导电层,该无线辨识导电层是为一天线以及一无线射频回路所构成具有无线射频辨识系统功能的热缩包装构造;其中,无线辨识导电层位于热缩绝缘材的表面,藉此将其包覆于被包覆物外表。
一种具有无线辨识功能的热缩包装构造,它包含:一具有包覆物品功能的热缩绝缘材、一水性导电油墨,其藉由印刷方式且不需加热干燥形成一无线辨识导电层,该无线辨识导电层是为一天线以及一无线射频回路所构成具有无线射频辨识系统功能的热缩包装构造;其中,无线辨识导电层 位于热缩绝缘材的表面,藉此将其包覆于被包覆物外表。
所述的无线辨识导电层进一步包括有印刷电路板、感应元件、智能标记、抗电磁波干扰材料及抗静电材料其中之一。
所述的热缩膜上的导电油墨的印刷方式是藉由卷对卷方式印制。
所述的天线及无线射频回路表面覆盖一保护层,该保护层是以不具导电性材料所形成,其中保护层包括涂料、油墨、塑料膜、胶带或热缩膜其中之一。
所述的无线辨识导电层面向被包覆物的表面进一步披覆一高透磁材。
所述的无线射频回路是位于天线的相对一面,热缩绝缘材则介于天线与无线射频回路之间,天线与无线射频回路之间利用电磁感应方式形成可读取或读写的无线射频辨识系统应答器。
所述的无线辨识功能所使用的电波频率是为高频,超高频,与微波的其中之一。
所述的保护层与无线辨识导电层之间设有表面接着处理层或油墨层其中之一。
本实用新型将辐射硬化型导电油墨应用于一热缩(Heat Shrink)绝缘材表面,并以印刷方式,如网版、平版等方式形成一无线辨识导电层,再藉由辐射线如紫外线(UV)、可见光(Visible Light)及电子束(Electron Beam)的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进行照射;若为水性导电油墨时可以仅使用自然干燥方式。其中辐射硬化型导电油墨与水性导电油墨所构成的导电层则至少包括有RFID天线、印刷电路板、感应组件、智能标记、抗电磁波干扰(Anti-EMI)材料及抗静电材料。
如前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使用不需经加热烘烤之导电油墨来形成导电层附着于热缩绝缘材,例如形成RFID的天线附着于热缩绝缘材的表面。由于运用此一技术可以直接将导电油墨印刷在热缩绝缘材形成导电基材(例如:无线辨识导电层等),且不会造成其变形,得以确保无线辨识功能不受影响,故能应用于热缩包装构造达到产品防伪及包装构造整合之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化股份有限公司;恒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化股份有限公司;恒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9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步法无动力变压吸附装置
- 下一篇:沥青油烟气环保处理专用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