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制冷氨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8632.7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3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杨中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中维 |
主分类号: | C01C1/12 | 分类号: | C01C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2 河北省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制冷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从合成氨生产过程中液氨槽排放的弛放气中回收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合成氨生产过程中液氨槽需要不断排放出大量的弛放气,其中氨含量一般达到40%以上,其沸点比较高;而其他组分主要包括氮、氢、氩、甲烷等低沸点成分。目前的回收方法主要有等压水洗热蒸工艺和低温膨胀机液化分离工艺,但以上两种方法都有缺点:
1、等压水洗:先用等压的水把弛放气中的氨溶解为氨水,再用大量的蒸汽加热把氨热蒸出来。这样消耗大量的蒸汽,造成能源浪费。新建项目已经不再采用该工艺。
2、低温膨胀液化分离:根据氨组分容易液化的特点,利用弛放气自身的压力(一般为1.5-2MPa)能通过透平膨胀机绝热膨胀制冷,使得氨组分在低温下(约-50℃)液化分离。优点是不用附加动能,但缺点是由于透平膨胀机为高速运转精密部件(8-10万转/分钟),在化肥生产经常波动条件下容易损坏,一般现场无法维修,另外设备费用和维修费用比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制冷氨回收装置,它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行稳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弛放气管一端密封接合成氨液氨槽的弛放气口,另一端密封接换热器接口a,与接口a相通的接口a′通过管道密封接气液分离器进口,气液分离器的下端出液口通过管道密封接分配器的进口,分配器的一个出口通过管道密封接换热器接口d′,与换热器接口d′相通的接口d通过管道密封接冰机低压总管,分配器的另一个出口通过管道密封接换热器接口c′,与换热器接口c′相通的接口c通过管道密封接真空制冷机,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的顶部闪蒸口通过管道密封接换热器接口b′,与换热器接口b′相通的接口b通过管道密封接低压膜管,送到低压膜进一步回收氢气。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1、采用两段不同压力蒸发,使系统换热效率更加合理;2、利用回收到的产品氨自身真空蒸发制冷,避免了膨胀机高速运转的不稳定性,可长期稳定运行;3、分离氨后的尾气压力由于不进入膨胀机降压,可不再加压进一步低压膜回收氢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弛放气管4一端密封接合成氨液氨槽的弛放气口,另一端密封接换热器5的接口a,与接口a相通的接口a′通过管道密封接气液分离器6的进口,气液分离器6的下端出液口通过管道密封接分配器7的进口,分配器7的一个出口通过管道密封接换热器5的接口d′,与换热器5接口d′相通的接口d通过管道密封接冰机低压总管2,分配器7的另一个出口通过管道密封接换热器5的接口c′,与换热器5接口c′相通的接口c通过管道密封接真空制冷机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6的顶部闪蒸口通过管道密封接换热器5的接口b′,与换热器5接口b′相通的接口b通过管道密封接低压膜管3,送到低压膜进一步回收氢气。
所述的真空制冷机1使换热器5的温度维持在-58℃,压力为-0.07MPa。
所述的分配器7将总量的2/3分配给进入冰机低压总管2一路,压力为0.2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中维,未经杨中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86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孔横截面形状为六角形的超声波热量表基表
- 下一篇:称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