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田条耕施肥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8325.9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3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安;王天慧;王利斌;于猛;潘轶群;张建;魏清瑰;赵雅君;孙殿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市农业机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B33/04;A01B33/08;A01B3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6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田 施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水田土壤旱作条状旋耕、施肥整地机。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的水稻耕整地方式一直采用大犁或者旋耕机进行土壤翻耕,然后灌水泡田、水耙田、耢平、沉浆等农艺过程,劳动强度大、周期长、需要大量的水且成本很高,尤其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出现大面积干旱,北方地区春旱日趋严重,泡田用水严重缺乏并且已经影响到水稻的生产了,在这种情况下,哈尔滨市农机化所参考日本的水稻生产技术,率先在国内提出了“水稻保护性节水少耕耕作方法”,并设计了“水田带状旋耕机”。但在实践中,该机具存在着与现有的六行水稻插秧机不能很好配套使用等问题,为了解决与现有水稻插秧机配套的问题,我们设计了水田条状旋耕施肥机机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当前“水田带状旋耕机”与水稻插秧机不配套的问题,设计一种水田条耕施肥机,达到既能实现水田保护性耕作、大幅节水、节约成本又能实现与现有插秧机完美配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它包括悬挂架,机架和装配在机架上的齿轮箱、侧边箱、及旋耕刀轴组成的传动系统,肥箱及排肥管组成的排肥系统,镇压轮总成及装在刀盘上的2-4把长刀及在刀盘两侧装在旋耕刀轴上的2-4把短刀组成的旋耕单元,其中旋耕单元包括窄行旋耕单元和宽行旋耕单元。
在旋耕刀轴上分布5组由长、短旋耕刀组成的旋耕单元,每个旋耕单元间距依次为30厘米、45厘米、45厘米、30厘米,中间的旋耕单元为宽行旋耕单元,在它的两边分别是2组窄行旋耕单元;在每个旋耕单元外侧加装挡土板,使旋耕后的土能回落到原位;由此构成了水田条状旋耕机。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水稻耕作模式,实现了少耕、节水、高效等目的,并且与现有的水稻插秧机实现了很好的配套。
附图说明
图1是水田条耕施肥机总体配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刀盘与长、短旋耕刀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中件号说明:1、悬挂架;2、机架;3、齿轮箱;4、刀盘;5、长刀;6、肥箱;7、镇压轮总成;8、挡土板;9、排肥管;10、短刀;11、旋耕刀轴;12、侧边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水田条耕施肥机包括悬挂架1、机架2、装配在机架2上的齿轮箱3、侧边箱12及旋耕刀轴11组成了传动系统、刀盘4及长刀5短刀10按一定排列组成了旋耕单元、肥箱6及排肥管9组成了排肥系统、每个旋耕单元外侧装有挡土板8。在旋耕刀轴11上分布5组由装在刀盘4上的2-4把长刀5及在刀盘4两侧装在旋耕刀轴11上的2-4把短刀10按一定排列组成了旋耕单元,每个旋耕单元间距依次为30厘米、45厘米、45厘米、30厘米,中间的旋耕单元为宽行旋耕单元,宽度为45厘米;在它的两边分别是2组窄行旋耕单元,宽度为15厘米。这样在旋耕刀轴11上就形成了5条旋耕作业带,每条旋耕带可以把秧床旋耕成倒凸字形状,每个旋耕带对应插秧机的一个插秧臂,中 间的宽行旋耕带对应插秧机的两个插秧臂。这样就解决了六行旋耕机与六行插秧机的配套问题。本机具可以根据配套动力的不同在旋耕刀轴11上布置不同的旋耕单元来完成不同幅宽和作业行数,但对应插秧机的行走轮处一定要安排宽行旋耕单元进行旋耕作业,以便解决插秧机配套作业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市农业机械研究院,未经长春市农业机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83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