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成氮化硼的导电钢圈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7890.3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2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贾真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真甲 |
主分类号: | B01J3/06 | 分类号: | B01J3/06;C01B21/06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氮化 导电 钢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合成氮化硼的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氮化硼的导电钢圈。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生产超硬材料立方氮化硼主要采用超高压高温(HPHT)方法合成的,超高压条件通过专用六面顶压机实现,高温条件是施加低电压大电流通过硬质合金顶锤、导电圈、导电片传到加热体实现的,从而使合成试棒达到立方氮化硼生长所需的超高压高温条件。在现有技术中,导电钢圈都是采用一个平底帽型的钢碗,内填叶腊石粉,这种导电钢圈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在生产厂家中得以广泛使用。由于导电钢圈除了导电作用外,还兼具传压、密封和保温作用,单一结构的导电钢圈无法兼顾这些作用,如果导电钢圈直径大、利于导电,却不利于密封、保温,造成腔体热量损失大,使外围的硬质合金顶锤发热、损坏、降低使用寿命、增加生产成本,反之钢圈直径小、密封、保温性能好,但不利于导电,同时需要增加密封环,使组装件结构变复杂,不利于生产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硬材料合成用导电钢圈结构,使用该结构兼顾了传压空封和导电保温特性,降低合成压力和电流,也降低了硬质合金消耗。
一种合成氮化硼的导电钢圈,包括设置在试棒外圆周上的导电钢圈本体,试棒的端部设置石墨加热片管,所述导电钢圈本体和试棒之间设置金属加热片和石墨加热片,所述导电钢圈本体包括内导电钢圈和设置在内导电钢圈外圆周上的外导电钢圈。
所述内导电钢圈内设置白云石,外导电钢圈内设置叶腊石。
由于本实用新型合成氮化硼的导电钢圈内的导电钢圈本体包括内导电钢圈和设置在内导电钢圈外圆周上的外导电钢圈两层结构,内钢圈填粉为白云石,利于传压、保温,外钢圈填粉为叶腊石,有利于密封,两个钢圈高度之和与原钢圈本体的高度一致,用于实际合成可使合成压力下降,合成电流下降,锤耗也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合成氮化硼的导电钢圈,包括设置在试棒8外圆周上的导电钢圈本体,试棒8的端部设置石墨加热片管7,所述导电钢圈本体和试棒8之间设置金属加热片5和石墨加热片6,所述导电钢圈本体包括内导电钢圈3和设置在内导电钢圈3外圆周上的外导电钢圈1。所述内导电钢圈3内设置白云石4,利于传压、保温。外导电钢圈1内设置叶腊石2,有利于密封。两个钢圈高度之和与钢圈本体的高度一致,用于实际合成可使合成压力下降,合成电流下降,锤耗也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真甲,未经贾真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78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