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微处理器的电机综合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7273.3 | 申请日: | 2010-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9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贺超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H7/085 | 分类号: | H02H7/085;H02H7/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微处理器 电机 综合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电机综合保护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机保护装置,采用模拟控制电路以及继电保护电路来实现电机的保护,这种保护模式不能灵活的设置参数,灵活性差,应用效果有限,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机保护装置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电机综合保护器,该基于微处理器的电机综合保护器能实现电机的综合保护,易于实施。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电机综合保护器,在电机供电的三相主电路中串接有接触器,在三相主电路中设有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分别经第一A/D转换器以及第二A/D转换器与微处理器相接,电压互感器的输出端依次经全波整流器和电平信号转换电路接微处理器的外部中断端口,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驱动电路与接触器线圈相接。
所述的电平信号转换电路的结构为:全波整流器的输出端经第一电阻接三极管的b极,三极管的e极接地,三极管的c极接微处理器的外部中断端口,三极管的c极通过第二电阻接直流电源正极。
微处理器采用摩托罗拉公司的MC9S12D64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微处理器的电机综合保护器,通过电流采样和电压采样,判断电机的供电电路是否存在过流、过压、欠压或断相的现象,一旦存在这些现象,则由微处理器控制接触器断开电机的供电电路,有效保护电机,实现电机多重综合保护。
用户可以通键盘进行参数设置,使得基于微处理器的电机综合保护器按照用户设定的参数进行运行,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微处理器的电机综合保护器灵活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微处理器的电机综合保护器的总体结构框图;
图2为电平信号转换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电机综合保护器,在电机供电的三相主电路中串接有接触器,在三相主电路中设有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分别经第一A/D转换器以及第二A/D转换器与微处理器相接,电压互感器的输出端依次经全波整流器和电平信号转换电路接微处理器的外部中断端口,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驱动电路与接触器线圈相接。所述的电平信号转换电路的结构为:全波整流器的输出端Uo经第一电阻R1接三极管的b极,三极管的e极接地,三极管的c极接微处理器的外部中断端口INT,三极管的c极通过第二电阻R2接直流电源正极VCC。VCC采用5V,R1和R2均采用1000欧姆。微处理器采用摩托罗拉公司的MC9S12D64芯片。
连接微处理器的显示器用于显示故障信息,连接微处理器的键盘用于用户输入具体参数或命令。
微处理器驱动接触器线圈的驱动电流为本领域常用的成熟的电路。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过流保护:电流互感器检测的模拟信号经第一A/D转换器后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根据数字信号(采样信号)计算出电流有效值,将电流有效值与预先设定的基准电流值相比较,如果超出基准电流值20%,则认为存在过流现象,则由微处理器控制接触器断开主电路,实现过流保护。
过压或欠压保护:电压互感器检测的模拟信号经第二A/D转换器后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根据数字信号(采样信号)计算出电压有效值,将电压有效值与预先设定的基准电压值相比较,如果超出基准电压值20%,则认为存在过压现象,则由微处理器控制接触器断开主电路,实现过压保护;如果当前的电压有效值低于基准电压值20%,则认为存在欠压现象,则由微处理器控制接触器断开主电路,实现欠压保护。
断相保护:每一相都设有单独的断相保护电路,当某一相电压缺相,则该相电路的全波整流器输出的电压Uo值为0,则三极管不导通,INT端为高电平(假设该端口高电平有效),启动微处理器的外部中断,由微处理器控制接触器断开主电路,实现断相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72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