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更换刮油片的辊式刮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6730.7 | 申请日: | 201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2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路漫;惠世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西重所重型机械成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0 | 分类号: | B21B4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吴家敏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更换 刮油片 辊式刮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刮油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快速更换刮油片的辊式刮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冷轧带钢时,通常在生产完成的带材表面附着很多油脂,于是在冷轧带钢生产过程中,为降低因钢板表面油脂过多而造成的断带、偏卷、爆卷等事故,并且提高产品品级率,需要从带材表面刮掉这些油脂。现有技术通常是为提高刮油效果,在辊式刮油装置中另增加一些刮油片,但由于刮油片在工作中与钢带表面摩擦,寿命非常短,需要经常更换,而目前因为刮油片的安装空间非常有限,刮油片都是用螺栓固定在相应的支架上,更换刮油片时非常费时不便,影响了整条机组的运行速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快速更换刮油片的辊式刮油装置,刮油片可以通过插拔的方式实现快速的安装更换,而且刮油片插槽的结构合理,易于加工。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快速更换刮油片的辊式刮油装置,包括上轴承座、上刮油辊、下轴承座、下刮油辊、刮油片插槽、刮油片,上刮油辊和下刮油辊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内,所述刮油片插槽通过紧固螺栓安装在上轴承座的底部,所述刮油片安插在刮油片插槽内部。
所述刮油片插槽包括两片半圆状的刮油片夹持板,所述两片刮油片夹持板穿过一紧固螺栓,其中一片刮油片夹持板头部安装把手。
所述上轴承座内部安装液压缸驱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刮油片可以通过插拔的方式实现快速的安装更换,而且刮油片插槽的结构合理,易于加工。并且安装刮油片的空间加大,可以多安装不同个数,使钢带除油彻底,刮油片更换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可快速更换刮油片的辊式刮油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刮油片插槽的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是一种可快速更换刮油片的辊式刮油装置的结构图,包括上轴承座1、上刮油辊2、下轴承座3、下刮油辊4、刮油片插槽5、刮油片6,上刮油辊2和下刮油辊4分别通过轴承11安装在上轴承座1和下轴承座3内,所述刮油片插槽5通过紧固螺栓10安装在上轴承座1的底部,所述刮油片6安插在刮油片插槽5内部。
如图2,是刮油片插槽的放大结构图,所述刮油片插槽5包括两片半圆状的刮油片夹持板9,所述的刮油片6夹持安装在其内部,所述两片刮油片夹持板9穿过一紧固螺栓8,使两片刮油片夹持板9紧固在一起,并且可以通过紧固螺栓8调整紧固和松开的过程,实现刮油片6的插拔;其中一片刮油片夹持板9头部安装把手7,在更换刮油片6时,可以通过拔出把手7来实现,方便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刮油片插槽是由不锈钢钢管和两端的刮耳焊接而成,结构坚固,不易损伤钢带;上轴承座1内部安装液压缸驱动器,通过液压缸来驱动工作,实现轴承座的下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1,刮油片插槽均安装在相对于进料方向的前端,钢带12进入上轴承座1和下轴承座3中间的刮油区域,启动液压油缸,使上轴承座1开始下压,刮油片6对通过其的钢带12进行除油,当刮油片6使用时间较长,积满油渍而需要更换时,首先关闭液压油缸,将刮油片夹持板9上的紧固螺栓8松紧,通过把手7将刮油片夹持板9分开,取出刮油片6,更换新刮油片,旋紧紧固螺栓8,开始新一轮的除油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西重所重型机械成套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西重所重型机械成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67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自换向变流器调节功率交换的调节方法
- 下一篇:电刷换向的直流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