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倍捻机断纱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6668.1 | 申请日: | 2010-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6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华;曹哲;刘可方;雷学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16 | 分类号: | D01H13/16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倍捻机断纱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涉及倍捻机探纱方式和安装结构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倍捻机断纱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倍捻机断纱检测技术通常是通过探纱杆本身重力接触纱线来监测纱线的有无状态。在纱线卷绕的过程中,探纱杆和纱线全程进行接触,纱线和探纱杆之间的摩擦必然导致纱线毛羽增加,降低了纱线的品质。断纱后,探纱杆靠自重落下,触发启动开关制动倍捻电锭,响应速度较慢。
如何改进断纱检测的方式,在实现可靠探纱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保护纱线,减少生产过程中纱线运行的机械接触点数量,并实现断纱后倍捻电锭快速制动,这是目前倍捻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倍捻机断纱检测装置,在保证可靠探纱的前提下,实现非接触式探纱,减轻纱线毛羽,并反馈信号以控制倍捻电锭的开关状态及筒纱抬起装置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倍捻机断纱检测装置,包括导纱气圈控制器、倍捻电锭、筒纱抬起装置及电气信号控制板,导纱气圈控制器安装在倍捻机墙板上,其特征在于:在导纱气圈控制器上设置红外探纱传感器,红外探纱传感器设置纱线检测槽口,红外探纱传感器通过电缆连接电气信号控制板,电气信号控制板通过电缆连接倍捻电锭和筒纱抬起装置。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纱气圈控制器上设置螺钉孔,用螺钉穿过导纱气圈控制器,将一红外探纱传感器安装板固定在导纱气圈控制器上,所述的红外探纱传感器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红外探纱传感器安装板上。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红外探纱传感器的纱线检测槽口设置在导纱气圈控制器中心正上方,红外探纱传感器可随导纱气圈控制器进行垂直上下移动。保证对运动的纱线实时进行监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纱线导纱气圈控制器把纱线控制在红外探纱传感器的纱线检测槽口范围之内,导纱气圈控制器针对不同纱线品种的变化需调整高度时,红外探纱传感器可随导纱气圈控制器一起进行垂直上下移动,实现对纱线的有效探测;红外探纱传感器的电信号通过电气信号控制板对倍捻电锭进行开关控制,同时对筒纱抬起装置进行控制。该装置实现了对纱线的非接触式监测,其结构简单,制动电锭响应时间迅速,减轻纱线毛羽,最大程度保护了纱线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倍捻机断纱检测装置连接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倍捻机断纱检测装置红外探纱传感器的装配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倍捻机断纱检测装置的实施例,包括导纱气圈控制器1、红外探纱传感器2、红外探纱传感器固定板9、电缆3、电缆6、电缆7、电气信号控制板4、倍捻电锭5及筒纱抬起装置8。
所述红外探纱传感器2与电气信号控制板4通过电缆3连接在一起,电气信号控制板4与倍捻电锭5通过电缆6连接在一起,电气信号控制板4与筒纱抬起装置8通过电缆7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倍捻机断纱检测装置红外探纱传感器2与红外探纱传感器固定板9和导纱气圈控制器1三者之间通过机械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导纱气圈控制器1设置螺钉孔,用螺钉穿过导纱气圈控制器1螺钉孔,将红外探纱传感器安装板9固定在导纱气圈控制器1上。红外探纱传感器2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红外探纱传感器固定板9上。
上述红外探纱传感器2的纱线检测槽口调整在导纱气圈控制器1中心,并可随导纱气圈控制器1进行上下移动。
红外探纱传感器2实时测试在工作区域是否有纱线通过。如果有纱线通过则倍捻电锭5正常工作;反之,红外探纱传感器2发出信号通过电缆3传至电气信号控制板4,由电气信号控制板4控制倍捻电锭5快速制动,并触发筒纱抬起装置8延时抬起筒纱。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66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面三层窗帘布
- 下一篇:高炉送风支管开孔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