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悬臂推进简易钢桥的反向行走轮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6440.2 | 申请日: | 2010-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0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奎 |
主分类号: | E01D21/10 | 分类号: | E01D2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陈亚石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悬臂 推进 简易 反向 行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向行走轮组,尤其是一种用于悬臂推进简易钢桥的反向行走轮组。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广阔,河流纵横,为保证严重自然灾害后的迅速交通恢复,研制和储存应急桥梁器材以备发生灾害时迅速做出反应,因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直受到交通部门的重视。
现有的悬臂推进简易钢桥在具体实施时会遇到路基或桥墩不平整,难以保证几个反向行走轮组在同一水平面;还有就是反向行走轮组与反向行走轮组之间的平行度也很难保证,在调节反向行走轮组平行度和水平度中耗费了大量时间。特别是在争分夺秒的关键时刻,抢救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时,严重影响国防交通保障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悬臂推进简易钢桥在具体实施时会遇到路基或桥墩不平整,难以保证几个反向行走轮组在同一水平面;还有就是反向行走轮组与反向行走轮组之间的平行度也很难保证,在调节反向行走轮组平行度和水平度中耗费了大量时间,而设计的一种用于悬臂推进简易钢桥的反向行走轮组。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列技术方案:用于悬臂推进简易钢桥的反向行走轮组,包括有钢板、橡胶垫、反向行走轮箱,其中:所述钢板设于桥墩上平面,在位于钢板四个角的桥墩上安装上膨胀螺栓,将钢板固定在桥墩上,钢板上面设有反向行走轮箱,在钢板和反向行走轮箱之间安装有一层橡胶垫,橡胶垫的大小略小于反向行走轮箱的底部面积。
所述反向行走轮箱外侧的钢板上焊接有两个螺母,左右两侧各焊接有一个螺母,每个螺母均配装有螺栓。
所述的反向行走轮箱与反向行走轮箱之间通过槽钢焊接成一个整体从而构成一组反向行走轮组。反向行走轮箱内设有两组及四个从动轮。所述的的反向行走轮箱外侧和内侧各设有一个减速电机,每个减速前端设有主动轮,主动轮与反向行走轮箱内同侧的一组从动轮配合。所述的从动轮的一端设有凸缘,凸缘内侧为斜面,顶部设有轮齿,从动轮的负载面上还设有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在桥墩上设置钢板可很好的保证反向行走轮组的平整度,在钢板与反向行走轮箱之间垫一层橡胶垫,很好的消除了反向行走轮组与反向行走轮组之间的高度差。在向行走轮箱外侧的钢板上焊接有两个螺母,左右两侧各焊接有一个螺母,每个螺母均配装有螺栓,是为了在反向行走轮组与反向行走轮组之间出现平行度差异时可拧动螺栓来推动反向行走轮箱,从而实现方便快捷的微调反向行走轮组的角度。为抢险救灾等突发事件中架桥争取了宝贵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从动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向行走轮箱、2-环形凹槽、3-电机、4-桥墩、5-钢板、6-膨胀螺栓、7-螺栓、8-螺母、9-主动轮、10-从动轮、11-凸缘、12-轮齿、13-橡胶垫、14-槽钢、15-反向行走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述:用于悬臂推进简易钢桥的反向行走轮组,包括有钢板5、橡胶垫13、反向行走轮箱1,其中:所述钢板5设于桥墩4上平面,在位于钢板5四个角的桥墩4上安装上膨胀螺栓6,将钢板5固定在桥墩4上,钢板5上面设有反向行走轮箱1,在钢板5和反向行走轮箱1之间安装有一层橡胶垫13,橡胶垫13的大小略小于反向行走轮箱1的底部面积。
所述反向行走轮箱1外侧的钢板5上焊接有两个螺母8,左右两侧各焊接有一个螺母8,每个螺母8均配装有螺栓7。
所述的反向行走轮箱1与反向行走轮箱1之间通过槽钢14焊接成一个整体从而构成一组反向行走轮组15。反向行走轮箱1内设有两组及四个从动轮10。所述的的反向行走轮箱1外侧和内侧各设有一个减速电机3,每个减速电机3前端设有主动轮9,主动轮9与反向行走轮箱1内同侧的一组从动轮10配合。所述的从动轮10的一端设有凸缘11,凸缘11内侧为斜面,顶部设有轮齿12,从动轮10的负载面上还设有环形凹槽2。
在实施时先经过初步的测量,再在桥墩4上放置钢板5在位于钢板5四个角的桥墩4上安装上膨胀螺栓6,将钢板5固定在桥墩4上。钢板5上面设有反向行走轮箱1,在钢板5和反向行走轮箱1之间安装有一层橡胶垫13,橡胶垫13的大小略小于反向行走轮箱1的底部面积。橡胶垫13是用于调节反向行走轮箱1与反向行走轮箱1之间的高度差,若高度差较大可多垫两块橡胶垫13或垫厚一点的橡胶垫13。在反向行走轮箱1外侧减速电机3左右的钢板5上焊接有两个螺母8,左右两侧各焊接有一个螺母8,每个螺母8均配装有螺栓7。若发现反向行走轮组15与反向行走轮组15之间出现平行度差异时,可拧动螺栓来推动反向行走轮箱1,从而实现方便快捷的微调反向行走轮组15的角度。所有设备调整好后减速电机3开始转动,带动主动轮9再由主动轮9带动从动轮10转动,使置于从动轮上10的主梁向前移动。若在主梁移动时还发现反向行走轮组15的平行度有差异可通过从动轮10上设置的凸缘11内侧斜面来校正,从而达到双保险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奎,未经张海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64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