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络筒机纱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6150.8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7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冀新;杜显昊;许建国;颜贻真;欧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12 | 分类号: | B65H54/12;B65H54/28;B65H54/48;B65H54/70;B65H63/00;B65H57/00;B65H59/1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络筒机纱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制造技术领域,涉及络筒机设备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自动络筒机纱路系统。
背景技术
自动络筒机纱线退绕角度是影响筒纱成型的一个关键因素,退绕角度越小,引起的张力值变化越小,筒纱成型越好;产生的毛羽减少,纱线质量得到提高;不易形成小纱把,为纺织厂节约成本。目前国内外自动络筒机产品纱线退绕角度主要有34°、23°,各国自动络筒机生产厂家在结合各自的技术能力和技术现状的情况下,在开发新产品时,逐渐减小纱线退绕角度,退绕角度向0°靠近是自动络筒机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自动络筒机纱路角度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络筒机纱路系统,使纱线退绕角度合理,提高纱线的稳定性,改善纱线质量和筒纱成型质量,解决产生小纱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络筒机纱路系统,纱路以双张力盘为转折点,分为上纱路和下纱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纱路由上而下分别为剪刀部件、预清纱器部件、下导纱板、下传感器、气圈破裂器、防辫装置和管脚,所述管脚前倾,且下导纱板的导纱点与管脚配合设置,使纱路退绕角度达到20°。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下导纱板与下纱路垂直设置,所述的剪刀部件的剪刀板与下纱路垂直设置,所述的预清纱器部件的动板和定板均与下纱路垂直设置。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圈破裂器与防辫装置为一体结构。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纱路的导纱点由上而下分别为槽筒、护纱板、防缠绕传感器、电子清纱器、空捻器和双张力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上纱路采用自动络筒机的经典纱路结构,适纺型强,而且纱路稳定,其中防缠绕传感器的运用是在自动络筒机纱路结构改进上的一大亮点。下纱路增加了防辫装置,且与气圈破裂器为一体结构。管脚前倾,且下导纱板的导纱点与管脚配合设置,使纱路退绕角度达到20°,可以有效减小纱线张力值,改善筒纱的成型质量,减少纱线的毛羽,降低小纱把的形成几率,降低纺织厂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络筒机纱路系统的结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中,1、槽筒;2、护纱板;3、防缠绕传感器;4、电子清纱器;5、空捻器;6、双张力盘;7、剪刀部件;8、预清纱器部件;9、下导纱板和下传感器;10、气圈破裂器和防辫装置;11管脚;12、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络筒机纱路系统的实施例,纱路以双张力盘6为转折点,分为上纱路和下纱路,上纱路由上而下分别为槽筒1、护纱板2、防缠绕传感器3、电子清纱器4、空捻器5和双张力盘6。下纱路由上而下分别为剪刀部件7、预清纱器部件8、下导纱板及下传感器9、气圈破裂器和防辫装置10、管脚11。所述管脚11前倾,且下导纱板9的导纱点与管脚11配合设置,使纱路退绕角度达到20°。所述的下导纱板9与下纱路垂直设置,所述的剪刀部件7的剪刀板与下纱路垂直设置,所述的预清纱器部件8的动板和定板均与下纱路垂直设置。所述气圈破裂器和防辫装置10为一体结构。
其中,槽筒1、护纱板2、电子清纱器4、空捻器5、双张力盘6这5种零部件均可采用ESPERO型自动络筒机的结构形式,纱路角度也相同。
防缠绕传感器3、剪刀部件7、预清纱器部件8、下导纱板和下传感器9、气圈破裂器和防辫装置10这些零部件结构和安装位置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管脚11的结构类型是借用SMARO型自动络筒机管脚结构形式,整个换管组件均可采用SMARO型自动络筒机的换管组件结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对剪刀部件7、预清纱器部件8、下导纱板和下传感器9、气圈破裂器和防辫装置的10、管脚11结构和安装位置的改进,将纱线12的退绕角度调节为20°。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61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能量回馈、无功补偿及断电应急运行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辆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