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向移动浸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6129.8 | 申请日: | 2010-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8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义;陈辉;袁晓丹;钱佳鑫;袁建锭;李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星源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3/132 | 分类号: | B05C3/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向 移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覆铜板的涂胶装置,具体涉及到一种单向移动浸胶装置。
背景技术
覆铜板主要用于制作印制电路板,用于各种军用电子装备、通信设备、电脑、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等制造业。随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对覆铜板的需求快速增长,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同步增长,覆铜板市场增长速度超过世界平均增速,多年来呈现旺盛的增长势头。
现代电子装置对小型化、轻量化、高性能化、多功能化、低功耗化和低成本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且日益迫切。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装置是体现这些要求的典型例子。现代电子装置的需求推动微电子集成技术迅速发展,系统芯片(SoC)、系统级封装(SIP)、多芯片组件(MCM)、高密度互连(HDI)等多种新技术不断涌现。高密度互连技术还能制造高质量的集成无源元件,包括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和各种传输线。多层高密度互连结构不仅尺寸小、互连密度高,而且具有优异的高频性能。
虽然覆铜板的涂胶装置的种类较多,但由于结构不够合理如图2所示,由于树脂胶在胶槽内不能流动,而玻璃纤维布由于涂胶厚度的需求在胶槽内要几经进出,使得玻璃涂在纤维布上的胶层极易产生气泡,该气泡将会严重地影响覆铜板的产品质量。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涂胶槽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单向移动浸胶装置,用该装置对玻璃纤维布进行涂胶,可避免在涂胶层中夹杂气泡,而且还可简化其传动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向移动浸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移动浸胶装置包括有浸胶槽,在所述浸胶槽的边缘分别设有进胶口与溢流槽,所述的进胶口略高于所述溢流槽,在所述浸胶槽内设有传动辊,在所述浸胶槽上设有驱动辊,所述驱动辊为一对轧辊;将玻璃纤维布由所述浸胶槽上端进入浸胶槽,穿过所述传动辊再穿过所述驱动辊。
为了简化结构,减少浸胶槽内的容胶量,较佳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浸胶槽为斗状。
为了便于浸胶槽的加工,较佳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的浸胶槽为圆锥斗状,或为矩形的斗状。
为了便于连续不断地向胶槽内供胶,较佳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进胶口通过管路与储胶罐连接。
为了使溢流槽中的胶液被及时的予以再利用,较佳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溢流槽与所述储胶罐之间设有循环泵。
为了控制覆铜板基的厚度,较佳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一对轧辊间的间隙控制在设定覆铜板基板厚±2μ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该涂胶装置中采用了单向涂胶结构,避免了玻璃纤维布多次进出胶槽易在胶层内部夹杂气泡的现象,同时溢流槽的设置也可将浮在胶槽上层气泡及时排出。因此,采用该装置可彻底杜绝在基板内夹杂气泡的问题,同时还简化了胶槽的结构,减少了胶槽内的胶容量,也简化了传动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单向移动浸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浸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浸胶槽;2、进胶口;3、溢流槽;4、传动辊;5、驱动辊;6、玻璃纤维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单向移动浸胶装置,该单向移动浸胶装置包括有浸胶槽1,在浸胶槽的边缘分别设有进胶口2与溢流槽3,所述的进胶口2略高于溢流槽3,在浸胶槽内置装有一根传动辊4,在浸胶槽1上装有驱动辊5,驱动辊5为一对轧辊;将玻璃纤维布6由浸胶槽1上端进入浸胶槽,穿过传动辊4再穿过所述驱动辊5。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简化结构,减少浸胶槽内的容胶量,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是,将浸胶槽做成斗状,其余与实施例1的结构完全相同。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了便于浸胶槽的加工,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还有,所述的浸胶槽1为圆锥斗状,或为矩形的斗状,其余与实施例2的结构完全相同。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为了便于连续不断地向胶槽内供胶,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还有,所述进胶口2通过管路与储胶罐连接,其余与实施例3的结构完全相同。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为了使溢流槽中的胶液被及时的予以再利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还有,在所述溢流槽3与所述储胶罐之间设有循环泵,其余与实施例3的结构完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星源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星源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61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双向视频通信的涂布机
- 下一篇:新型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