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换轨小车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45503.2 | 申请日: | 2010-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3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平;王召祥;陆敏华;宋方超;廖建雄;彭学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华恒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F7/00 | 分类号: | B61F7/00;E01B2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严志平 |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沿轨道运行的小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自动换轨的小车,属于运输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有轨小车(Rail Guide Vehicle)是一种沿着铁轨行走的运输工具,其可用于搬运和输送,具有加速和移动速度都比较快的特点,适合运送重型工件,因导轨固定,行走平稳,停车位置比较准确,控制系统简单、可靠性好、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但是我们知道,有轨小车的行走路线有时是需要变化的,不可能只有一种轨道运行方式,根据实际需要,有轨小车需要在不同的方向上运行,这就带来了一个有轨小车需要在不同方向的轨道间变换的问题,目前在市场上,通常有轨小车换轨采用的是火车换轨的方式,即采用道岔换轨的方式来进行换轨,此种方式,换轨的角度非常小,如果需要变换的角度比较大,则需要在地面上设置很多的道岔,达到目的地需要运行的路线也比较长,且此较复杂,占用场地,且耗材也比较多,另外,目前,也有采用双小车的方式来进行换轨的,即副车坐在主车上,主车上安装有轨道,副车轨道与主车轨道存在较大落差,在变换轨道时,主车停留在主车轨道上,副车从主车上移动到副轨上,此种方式需要在地面挖坑,造成厂房被隔断,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的自动变轨小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自动换轨小车,包括小车框架、轨道、行走轮和驱动装置,其中行走轮和驱动装置都设置在小车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分为主轨道、移动副轨和次轨道,其中,移动副轨垂直设置在两主轨道之上,其两端分别卡扣在两主轨道上,而次轨道也与两主轨道垂直设置,其与移动副轨在同一水平面上,行走轮包括在主轨道上行走的主轨道滚轮和在次轨道上行走的次轨道滚轮,次轨道滚轮同时卡扣在移动副轨上,而驱动装置则包括用于驱动主轨道滚轮的主轨道滚轮驱动部件和用于驱动次轨道滚轮的次轨道滚轮驱动部件,在小车框架上部还设置有升降工装和与升降工装连接的升降驱动,在升降工装下部还设置有一杠杆,杠杆的一端与小车框架整体连接,另一端销接在升降工装下部的固定件上,而杠杆在其支点处则通过插销与次轨道滚轮连接。
上述自动换轨小车,还包括副轨,其位于主轨道的内侧,与主轨道平行设置。
此外,在移动副轨两侧的下部还分别设置有挡块,所述的挡块位于上述副轨的内侧,并与副轨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通过杠杆原理,可轻易的在主轨道和次轨道之间变换,换轨角度大,且操作非常简单,不需要在厂房地面挖坑,隔断厂房,或者布置较多的轨道线路,本实用新型通过程序控制和电驱动,高度实现了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
1、小车框架 2、主轨道滚轮驱动部件 3、主轨道滚轮
4、主轨道 5、移动副轨 6、次轨道
7、升降驱动 8、升降工装 9、杠杆
10、插销 11、次轨道滚轮 12、次轨道滚轮驱动部件
13、副轨 14、固定件 15、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华恒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华恒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5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载物手推平板车
- 下一篇:列车手术室空气净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