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冶炼闪速炉精矿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5345.0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6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赵荣升;刘安明;王华俊;于熙广;黄辉荣;谢维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隆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18 | 分类号: | F27D3/18;C22B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402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冶炼 闪速炉 精矿 喷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冶炼闪速炉,具体地说是一种铜冶炼闪速炉精矿喷嘴。
背景技术
闪速熔炼工艺是将干燥后的粉状混合炉料、富氧空气与辅助燃料(重油、粉煤、天燃气等)在特制的精矿喷嘴内充分混合并以适当的高速度(80~120m/s)垂直喷入闪速炉的反应塔内,炉料在反应塔内呈悬浮状态并逐步下落,同时在高温作用下,进行气相和固相的物理化学反应,进行铜精矿的熔炼。由于闪速熔炼是一种悬浮熔炼系统,炉料进入反应塔后反应迅速,平均3~5秒就完成反应,因此,炉料进入精矿喷嘴的均匀性对精矿喷嘴的反应性能起到关键的作用。精矿喷嘴为多层环形结构,精矿喷管中心有中央输氧管,精矿喷管与中央输氧管之间有四个翅片状分布器将空腔均匀分隔成四个隔室,两根下料管的进料口分别设在两个相对的分布器两侧,由每根下料管滑落下来的精矿经分布器分隔后分别进入相邻的两个隔室中。由于下料路程及角度的影响,很难均匀分配至相应的分布器隔室中,并且由下料管进入喷腔时,由于下料速度和角度的影响,容易在分布器附近区域集中,无法均匀分布在分布器隔室内,造成局部偏析现象,容易导致精矿多的区域反应不完全,形成生料,对闪速炉反应造成严重影响,相反,精矿少的区域精矿形成过反应,生产大量Fe3O4,由于Fe3O4粘性大,比重处于冰铜和炉渣之间,导致闪速炉粘渣,会严重影响冰铜与炉渣的分离,增加熔炼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铜冶炼闪速炉精矿喷嘴,可以有效克服下料过程中出现的精矿局部偏析现象,提高熔炼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精矿喷管、设在精矿喷管中心的中央输氧管、将精矿喷管与中央输氧管之间的空腔均匀分隔成四个隔室的翅片状分布器以及下料管,精矿喷管壁上开有与下料管相通的进料口,所述下料管有四根,精矿喷管壁均匀设置四个进料口,每根进料管的进料口位于相邻两个分布器中间。由于精矿由隔室中间部位进入,向四周分散效果好,分散较均匀,因而可以克服偏析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是:进料口上方的下料管内设有水平设置的用来送风的逆向气浮管,逆向气浮管的出风口设在下料管下料的反方向。在下料管精矿喷嘴入口处设逆向气浮管,增加入口处下料均匀度,同时消除下料初速度,形成悬浮给料模式,可以使得精矿进入隔室时分布更加均匀。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由于精矿由隔室中间部位进入,向四周分散效果好,并且在下料管内设逆向气浮管,可以增加进料口处下料均匀度,同时消除下料初速度,形成悬浮给料模式,可以使得精矿进入隔室时分布更加均匀,因而可以克服偏析现象发生,提高熔炼效果,降低熔炼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沿A-A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精矿喷管1与中央输氧管5之间有四个翅片状分布器6,将精矿喷管1与中央输氧管5之间的空腔均匀分隔成四个隔室8,精矿喷管1外设有四根下料管2,每根下料管2的进料口7设在相邻两个分布器6中间的精矿喷管1壁上,进料口7上方的下料管2内设有水平设置的用来送风的逆向气浮管3,逆向气浮管3的出风口4设在下料管2下料的反方向上。在下料管内的逆向气浮管3向下料管2内输送工艺风,可以增加进料口7处下料均匀度,同时消除下料初速度,形成悬浮给料模式,可以使得精矿进入隔室8时分布更加均匀。并且精矿由隔室8中间部位进入,向四周分散效果好,分散较均匀,因而可以克服偏析现象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隆铜业有限公司,未经金隆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5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煤泥离心脱水机脉冲流清洗防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