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然换气窗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4885.7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8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白永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镇殷 |
主分类号: | E06B7/06 | 分类号: | E06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庞炳良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 气窗 | ||
1.一种自然换气窗,针对自然换气窗,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框,其位于室内侧,侧面上具有多个内侧换气口,具有上部面适合与窗户上部框结合的上部框及下部面适合与窗户玻璃结合的下部框;
叶板,其具有铰链部,可转动;
第2框,其在上述上部框的外侧下端部及上述下部框的外侧上端部之间,与上述第1框结合并可分离,在侧面上具有多个外侧换气口;
升降构件,其为使上述叶板转动而可上下移动;
支撑构件,其具有供上述升降构件上升及下降所需的空间;
开闭构件,其连接于上述升降构件的下端部,使上述升降构件上下移动;
上述第1框具有可在内部容纳上述可转动叶板的铰链容纳部,上述开闭构件位于上述窗户的下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换气窗,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个以上的弹簧,弹簧安装于上述上部框内,与上述叶板的外部表面接触,向上述叶板的关闭位置方向施加弹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换气窗,其特征在于:
上述叶板具有容纳上述升降构件的升降构件容纳部;
上述第1框具有与上述升降构件容纳部相向形成的凹陷部;
在上述升降构件容纳部及上述凹陷部两者之一或两者上提供缓冲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换气窗,其特征在于:
上述叶板具有容纳上述升降构件的升降构件容纳部;
上述第1框具有与上述升降构件容纳部相向形成的凹陷部;
在上述升降构件容纳部及上述凹陷部两者之一或两者上提供缓冲构 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然换气窗,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构件由第1支撑构件及以按扣方式与第1支撑构件结合的第2支撑构件构成;
上述第1支撑构件及第2支撑构件分别具有可供上述升降构件的上升及下降的第1空间及第2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然换气窗,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支撑构件及上述第2支撑构件为一个一体型支撑构件;
上述第1空间及上述第2空间为一个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然换气窗,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构件在外侧一部上还包括一个引导槽,当升降构件上下移动时,用于防止其左右移动或侧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然换气窗,其特征在于:
上述升降构件由金属材质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然换气窗,其特征在于上述升降构件包括:
水平杆;
位于上述水平杆一侧的凸起弯曲部;
从上述凸起弯曲部延长的倾斜延长部;
位于上述水平杆另一侧的竖直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然换气窗,其特征在于:
上述竖直杆由上部竖直杆及下部竖直杆构成,上述上部竖直杆及下部竖直杆利用既定的连接构件结合并可折叠。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然换气窗,其特征在于上述开闭构件包 括:
把手;
移动构件,其分别以固定方式与上述把手及上述竖直杆结合,随着上述把手的上下移动而使上述竖直杆上下移动;
位置控制构件,其控制上述移动构件的位置;
下部板块,其提供上述移动构件及上述位置控制构件;
上部板块,其用以与上述下部板块结合;
上述下部板块具有一对引导上述移动构件上下移动的相互离开的第1
引导构件及一对相互离开的第2引导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然换气窗,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构件在一侧面上具有多个凹陷部,上述位置控制构件在内部具有滚珠轴承或弹性凸起构件,上述位置控制构件进行控制,使上述移动构件在上述多个凹陷部的位置断续性地停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镇殷,未经朴镇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48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