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角膜屈光手术的负压吸引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4868.3 | 申请日: | 201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1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白继;阚秋霞;陈少琼;张燕;刘李娜;张国伟;许多;张怡;李海军;邓小丽;张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1 | 分类号: | A61F9/01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角膜 手术 吸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膜屈光手术角膜板层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压吸引环。
背景技术
在做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采用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是需要一个负压吸引环固定眼球,并且决定制作出来角膜瓣的形态。如图1所示,现有的负压吸引环通常包括负压吸引环体,设置在所述负压吸引环体上表面两侧的两个刀头轨道1,设置在所述负压吸引环体端面的负压吸引管2和刀头驱动螺母管3;所述负压吸引环体开有下大、上小两个相通的穿孔,其中下部的大穿孔为吸引外环4,上部的小穿孔为吸引内环5,负压吸引管2与吸引外环4相通,目前市场上负压吸引环的吸引内环5均为圆形,但由于在临床上很多患者角膜自身形态不是正圆形,而是椭圆形的,也就是说角膜的水平横径与垂直径不相等,通常是水平横径大于垂直径,那如果用一个圆形的吸引内环去固定一个椭圆形的角膜,那么可出现在水平径线上切到的角膜不够,在垂直径线上又太大的现象,可导致角膜周边血管翳出血,角膜生物力学变化太大,从而增加手术风险,降低手术疗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角膜屈光手术的负压吸引环,该结构能够有效固定椭圆角膜,防止角膜周边血管翳出血,降低手术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负压吸引环,包括负压吸引环体,设置在所述负压吸引环体上表面两侧的两个刀头轨道,设置在所述负压吸引环体端面的负压吸引管和刀头驱动螺母管;所述负压吸引环体开有下大、上小两个相通的穿孔,其中下部的大穿孔为吸引外环,上部的小穿孔为吸引内环,其关键在于,所述吸引内环为椭圆形。
进一步,所述吸引内环的短轴长度为11.2mm~11.6mm。
进一步,所述吸引内环的长轴长度为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于水平横径与垂直径不相等的椭圆形角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吸引内环为椭圆形,椭圆形的吸引内环去固定一个椭圆形的角膜,使得裸露在吸引内环的角膜部分在水平和垂直径线上都适当,并且由此制作出来的角膜瓣形态与之手术前的形态改变不大,角膜生物力学变化小,从而防止角膜周边血管翳出血,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后的稳定疗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负压吸引环,包括负压吸引环体,两个刀头轨道1,负压吸引管2,刀头驱动螺母管3,在负压吸引管2上还设置有一个止刀器6和一个止器刀螺母7,刀头轨道1设置在负压吸引环体上表面的两侧,负压吸引管2和刀头驱动螺母管3设置在负压吸引环体的端面;在负压吸引环体开有下大、上小两个相通的穿孔,其中下部的大穿孔为吸引外环4,上部的小穿孔为吸引内环5,吸引内环5为椭圆形,吸引内环5的长轴长度为12mm,吸引内环5的短轴长度为11.2mm。
实施例2。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负压吸引环,包括负压吸引环体,两个刀头轨道1,负压吸引管2,刀头驱动螺母管3,在负压吸引管2上还设置有一个止刀器6和一个止器刀螺母7,刀头轨道1设置在负压吸引环体上表面的两侧,负压吸引管2和刀头驱动螺母管3设置在负压吸引环体的端面;在负压吸引环体开有下大、上小两个相通的穿孔,其中下部的大穿孔为吸引外环4,上部的小穿孔为吸引内环5,吸引内环5为椭圆形,吸引内环5的长轴长度为12mm,吸引内环5的短轴长度为11.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48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耳罩
- 下一篇:一种普外科用伤口加压愈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