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组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3962.7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8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娜;杨凯;刘皓;范茂松;惠东;来小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50 | 分类号: | H01M1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组 冷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合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用的电池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一次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人类面临着生存环境可能不断恶化的严峻挑战。为降低能源成本并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开展了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的研究,其思路就是采用大功容量的电池作为动力系统和能量储存系统。因此选择合适的电池也成为了发展电动车技术及储能技术的关键之一。
电池在充、放电时会产生电化学反应热和焦耳热,而热量会和其它因素共同影响电池温度的变化。而在电动车和储能系统中,电池均是成组使用的,温度的变化趋势势必会使得电池之间存在一定的温度差异。温差主要影响电池组的整体寿命和稳定性。由于高温可以加速电解液、电极和隔膜的老化速率,当电池组中温差较大时,高温部分的老化率会明显快于低温部分,随着时间的积累不同电池之间的物性差异将越加明显,从而破坏了电池组的一致性,最终使整组电池提前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通风散热效果且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电池组冷却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池组冷却结构,其置于电池箱内,该冷却结构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制冷板、隔热板和热板,所述隔热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与制冷板相贴紧、其热端与热板相贴紧,安装在所述制冷板上面的翅片间插设有电池单体,所述热板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L形折板,在热板下面与两个折板形成的空间中设有散热片,所述两个折板的底部分别固接于电池箱内,在电池箱上正对散热片的一个侧板上设有风扇,与风扇所在侧板相平行的另一侧板上设有出风口。
其中,所述热板的前、后两端设有一进口风管和一出口风管,所述进口风管与风扇相对,所述出口风管与出风口相对。
其中,所述电池单体的顶端设有角钢,通过长螺栓将角钢与两个折板相固接,用于将电池单体夹紧固定于底端热板上。
其中,在热板下面与两个折板形成的空间中固接一插槽,所述散热片置于插槽中。
其中,所述热板与两个折板采用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池组冷却结构采用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冷却,能够达到快速制冷,温度分布均匀的效果,同时半导体制冷器还具有抗震性能优良、可靠性高、寿命长、无噪声和无需维护等特点。此外,半导体制冷器不仅可以制冷,而且在改变输入电流方向后还具有加热功能,非常适合冬季电池的冷启动。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池单体示意图;
图2为制冷板及翅片示意图;
图3为热板及散热片示意图;
图4为隔热材料及半导体制冷片示意图;
图5为电池组冷却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进、出口风管示意图;
图7为电池箱内部固定示意图;
图8为电池箱外部结构示意图(体现风扇的位置);
图9为电池箱外部结构示意图(体现出风口的位置);
图中,1-制冷板,2-热板,3-隔热板,4-通孔,5-半导体制冷片,6-散热片,7-翅片,8-电池单体,9-方钢,10-电池箱,11-风扇,12-出风口,13-进口风管,14-出口风管,15-折板,16-角钢,17-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池组冷却结构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电池组冷却结构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制冷板1、隔热板3和热板2。
如图4所示,该隔热板由隔热材料制成、其上设有6个矩形通孔,每个通孔中均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5,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与制冷板1的下面相贴紧、其热端与热板的上面相贴紧。如图2所示为带翅片型制冷板1,为了保证接触良好,在制冷板的下面均匀涂上一层很薄的导热硅胶;该制冷板1的上面安装有翅片7,翅片间放入电池单体8,该翅片对电池单体起到固定和冷却的作用。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电池单体8为一长方体,在其顶端具有两个极柱:分别为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如图3所示为热板及散热片,热板2的上面与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相连,为保证接触良好,在热板的上面也要均匀涂上一层导热硅胶,在热板2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L形折板15,在热板2下面与两个折板15形成的空间中固接有一插槽17,该插槽中装有散热片6,该散热片的设置可以增大散热面积,通过风冷带走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39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