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地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3693.4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1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劲松;薛新;黄元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毅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解决电器EMC(电磁兼容性)问题的接地片结构。
背景技术
电器一般会使用到机芯板和电源板等元器件,运行时,这些元器件之间会以电磁传导、电磁感应和电磁辐射三种方式彼此关联并相互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对运行的电器和人员造成干扰、影响和危害,即EMC(电磁兼容性)问题。为使电器在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电器设备工人员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一般可在这些元器件上设置接地片结构,以解决EMC问题。显然,接地片结构的性能直接影向到电器的电磁兼容性。
如图1所示,为一种常用的接地片结构,其中,接地片300位于塑胶托架200下方,其一端与电路板100边接,接地片300下方有导电泡棉400,通过双面胶将导电泡棉400固定在接地片300和地500之间,以实现导电接地,降低电磁干扰。该结构能够有效地解决EMC问题,但是,由于其采用双面胶粘接固定,长时间使用后,粘胶容易失效而使导电泡棉400脱落,造成整个接地片结构失效。
通过接地片上的翻边或者切边直接与地接触以实现导电接地,降低电磁干扰,也是一种常见的接地片结构,但该结构的翻边或者切边与地的接触面较小,导电可靠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牢固、导电可靠性强的接地片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地片结构,包括电路板、绝缘托架、接地片和地,所述的接地片固定在电路板与绝缘托架之间,所述的接地片下部延伸有弹性部,弹性部穿过绝缘托架后与地相抵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由于在接地片上设置了与地弹性抵触的弹性 部,该弹性部为片状结构,与地的接触面积较大,并且抵触变形时具有较大预压力,因此能够大大提高导电接触效果;其次,接地片通过螺钉固定在电路板与绝缘托架上,并且通过卡扣和卡位、以及限位槽和限位卡筋的配合进行定位,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为牢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地片与绝缘托架的局部分解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地片的放大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接地片结构,包括电路板1、绝缘托架2、接地片3和地4,所述的接地片3固定在电路板1与绝缘托架2之间,所述的接地片3下部延伸有弹性部31,弹性部31穿过绝缘托架2后与地4相抵触,发生弹性变形。
具体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绝缘托架2由塑胶材料制成,其上表面有立柱21,立柱21上有螺纹孔22;螺钉5头部抵触在电路板1上表面,其螺纹端穿过电路板1和接地片3后与螺纹孔22相配合,将接地片3固定在电路板1与绝缘托架2之间。
所述的接地片3侧壁上有限位槽32,立柱21上有与限位槽32相配合的限位卡筋23。限位槽33插装在限位卡筋23上,可防止接地片3绕立柱21轴线转动,起到定位作用。所述的接地片3侧壁有卡扣33,立柱21上有与卡扣33相配合的卡位24。卡扣33卡接在卡位24上,可防止接地片3沿立柱21的轴线移动,将接地片3定位在立柱上。
所述的弹性部31可以为弧形结构,且可以为单叶片,或者多叶片的金属钣金结构,如图4所示的为双叶片结构,其与地的接触面积较大,下表面与地4弹性抵触,并且抵触变形时具有较大预压力,能够大大提高导电接触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毅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毅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36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