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悬挂系统的板簧吊耳锥形非金属衬套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3437.5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4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曾迥立;欧阳萌;周坤;王彦;杨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0 | 分类号: | B60G1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057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悬挂 系统 板簧吊耳 锥形 非金属 衬套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挂系统的部件,具体涉及用于悬挂系统的板簧吊耳锥形非金属衬套总成。
背景技术
如图3所示,现有悬挂系统板簧吊耳非金属衬套总成包括左衬套、右衬套、外金属配管和销轴,左衬套、右衬套是全非金属材料,且均为结构相同的管状结构,其外表面为锥形或圆柱形,内表面为圆柱形,轴向一端端部带有轴肩。使用时,两个衬套轴向对称装配,轴肩朝外,另端端面对齐,两衬套不计轴肩长度的自由总长大于外金属配管自由长度。通过侧板的加载,压紧衬套轴肩外端面,使得衬套轴肩内端面贴近外金属配管端面。但由于两衬套不计轴肩长度的自由总长大于外金属配管自由长度和衬套的体积不变,加载压紧过程中衬套的变形流动使其径向尺寸增大,结果使外金属配管抱紧衬套,并使使用过程中两者间没有相对滑动。汽车行驶的颠簸使板簧总成长度改变,必然引起吊耳摆动,吊耳侧板通过摩擦带动衬套轴肩绕其轴向旋转,协调吊耳的摆动。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装配时,由于重力作用,销轴和衬套内孔必然不同轴,在衬套被加载使径向尺寸变化时,衬套内径未必能有效抱紧销轴,吊耳摆动时,销轴和衬套之间容易存在相对滑动引起衬套过早磨损。
2、由于衬套轴肩暴露在外金属配管的外边,容易老化,加之其直接与吊耳侧板接触,使用一定时间后两者容易存在相对滑动,也会引起衬套过早磨损。
3、由于衬套的受载是通过与吊耳侧板的摩擦实现,而衬套本身具有弹性,这使得衬套不能承受大的载荷,这种衬套只能使用小吨位的车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悬挂系统的板簧吊耳锥形非金属衬套总成,以实现延长寿命和适用于大吨位车型的目的。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悬挂系统的板簧吊耳锥形非金属衬套总成,包括左衬套、右衬套、外金属配管和销轴,左衬套、右衬套同轴对称布置在销轴和外金属配管之间,所述左衬套、右衬套内分别固定设置有金属管,且金属管的外端超出左衬套、右衬套的外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左衬套、右衬套的内端为锥形开口,且锥形开口的大头端朝向内侧,这样当左衬套、右衬套装配时,锥形开口的大头端在受力加载下向外变形,从而更有利于外金属配管抱紧左衬套、右衬套。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金属管的内端与锥形开口的小头端平齐,这样能让左衬套、右衬套的锥形开口在受力加载下向外变形,从而更有利于外金属配管抱紧左衬套、右衬套。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左衬套、右衬套的外表面为锥形,这样有利于左衬套、右衬套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左衬套、右衬套的锥形外径大于外金属配管内径,保证了左衬套、右衬套的外表面与外金属配管没有相对滑动,同时左衬套、右衬套的内端采用锥形开口的设计,进一步保证了左衬套、右衬套的外表面与外金属配管没有相对滑动;而且由于左衬套、右衬套内的金属管和销轴都是刚性,所以不论两者同轴与否都不会有相互滑动,这样衬套的金属管就可以通过与吊耳侧板间的摩擦作用和左衬套、右衬套的弹性随吊耳一起摆动;又由于与吊耳侧板直接接触的是金属管,不存在因为橡胶老化引起的磨损,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金属管与吊耳侧板的摩擦传递载荷,不是直接作用在左衬套、右衬套上,因而具有很大的承载能力,适用于大吨位的车型。
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寿命长的特点,而且具有适用于大吨位车型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左衬套、右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衬套、2-右衬套、3-外金属配管、4-销轴、5-金属管、6-吊耳侧板、7-板簧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左衬套1、右衬套2、外金属配管3和销轴4,左衬套1、右衬套2为结构相同的管状结构,其外表面为锥形,内表面为圆柱形,左衬套1、右衬套2同轴对称布置在销轴4和外金属配管3之间,且左衬套1、右衬套2的总长度与外金属配管3的长度相配合,所述左衬套1、右衬套2内分别固定设置有金属管5,且金属管5的外端超出左衬套1、右衬套2的外端,左衬套1、右衬套2分别通过硫化固定在金属管5外表面上,当然也可采用其它的固定方式保证左衬套1、右衬套2和金属管5之间没有相对滑动。
上述所述左衬套1、右衬套2的内端为锥形开口,且锥形开口的大头端朝向内侧。所述金属管5的内端与锥形开口的小头端平齐,安装时,保证两金属管5的内端平齐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销轴4将本实用新型连接在吊耳侧板6上端,吊耳侧板6下端与板簧总成7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34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限位断开式平衡悬架装置
- 下一篇: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