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电位测量的光电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3309.0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0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程养春;张春雨;李成榕;张新刚;李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C23/06 | 分类号: | G08C23/06;H05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位 测量 光电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电位测量的光电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HVDC换流阀属吊装结构,在进行过电流、过电压、非周期触发等试验时,阀内测量阀主回路电流、阻尼回路电流、晶闸管端电压、阀组件端电压等电气参量的传感器,需将测得信号传至地面。由于换流阀位于高电位,阀内电磁环境十分恶劣,传统的电缆式信号传输方法遇到架设、接地、外层屏蔽等瓶颈问题,不能满足现场测试的需要。
西安交通大学的赵中原、方志等人提出了一种数字式光电传输系统,该系统由发射电路、光纤传输、接收电路组成,其中发射电路首先将模拟电信号由压控振荡器(或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由驱动器驱动发光管发光,完成电光转换;光信号由光纤传输至地面,进入接收电路;接收电路将光脉冲信号通过放大器、限幅电路、时延微分电路、低频滤波器等环节转化成电信号。就发射电路而言,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比较复杂的控制电路和模数转换电路,特别是当测量频带较高时,模数转换电路异常复杂,若测量频带达到20MHz,则模数转换电路的转换速率需要达到60MSPs才能保证信号的精度,若再附加高测量精度、可变量程等要求,其电路将更加复杂,极难实现;就接收电路而言,如此多的信号放大、限幅、滤波环节,将导致波形失真。因此,该方案存在结构复杂、功耗大、体积大、屏蔽难、精度差等一系列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稳定可靠的用于高电位测量的光电传输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高电位测量的光电传输装置,包括通过光纤相连接的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发射器包括封装在屏蔽壳I内的发光管、放大器和供电单元I,所述接收器包括封装在屏蔽壳II内的接收管、调节器和供电单元II。
其中,所述发光管的型号为HFBR-1414。
其中,所述放大器采用AD812芯片。
其中,所述供电单元I包括电源和保护电路,所述电源由两只锂电池串联而成进行供电。
其中,所述接收管的型号为HFBR-2416。
其中,所述调节器采用AD818芯片。
其中,所述供电单元II采用±5V直流电源。
其中,所述屏蔽壳I上设有电池充电口且其外侧边缘采用倒圆角处理。
其中,所述屏蔽壳II上设有用于连接示波器的串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装置可靠性高、稳定性好,输入、输出范围为±1.5V,频带0~20MHz,且具备良好的线性度。
2)该装置的发射器体积小、结构紧凑,实用性强,可接传感器置入阀体内,安装方便,外壳屏蔽效果好。
3)该装置发射器由两只3.7V的可充电手机锂电池串联供电,配有过充电和过放电保护电路,避免电池损坏,外壳预留了电池充电口,充电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调节器的电路原理图;
其中,1-发射器,11-屏蔽壳I,12-发光管,13-放大器,14-供电单元I,2-接收器,21-屏蔽壳II,22-接收管,23调节器,24-供电单元II,3-光纤,4-电池充电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光电传输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高电位测量的光电传输装置,包括通过光纤3相连接的发射器1和接收器2,发射器1包括封装在屏蔽壳I 11内的发光管12、放大器13和供电单元I 14,接收器2包括封装在屏蔽壳II 21内的接收管22、调节器23和供电单元II 24。
该装置的模拟光电传输方式是指光纤直接传输模拟信号,即光强表示信号的强度。这种方式不需要模数转换,电路简单。发射器1接收来自前端传感器测得的电信号,通过发射器1中的放大器13加以功率放大,并叠加上直流偏置,使发光管12发光;直流偏置向发光管12提供直流电流,使发光管12处于线性工作范围的中心点,与信号对应的电流波形叠加在偏置电流上,使光强发生变化。接收器2去除光强中的直流成分,获得信号的波形。这种传输方式具有电路简单、功耗小、体积小等优点。
1、光路的设计
本装置采用型号为HFBR-1414的发光管12、型号为HFBR-2416的接收管22以及结构为62.5/125μm的多模光纤3构建光路传输系统,光功率损耗小,灵敏度可达10mV。
2、发射器1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33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清卡口传输机
- 下一篇:球冠状一体化网络智能安防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