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态污物槽的污物化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2757.9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1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宸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乐慧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 污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物化除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能分解化除液态污物槽内的有机物或油脂块,并能改善液态污物槽内水质和环境空气质量的液态污物槽的污物化除装置。
背景技术
为将生活中所产生的各式液态污物集中积聚,避免不当散布于生活环境中而造成污染,人们设置了各式液态污物槽,并以定时清洁的方式来维持环境卫生及生活质量;常见的液态污物槽有积聚厨房油水的油脂污水井,以及积聚人类排遗的化粪池。
油脂污水井中的油脂经一段时间后会形成乳化油脂块,且会漂浮在油脂污水井内的水面,或粘附在油脂污水井的内壁面上,如果不定时将乳化油脂块分解化除,将易造成管路堵塞不通,导致抽水马达堵塞油垢而烧毁。而日积月累的油脂甚至会厌氧消化,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甲烷气体,不仅会发出有害人体的恶臭,影响生活环境的空气质量,甚至腐蚀油脂污水井周边的设备。一般油脂污水井中的油脂的处理方法,只能定时靠水肥车直接抽取排除,无法抽取时,更需由清洁人员进入油脂污水井内清除乳化油脂块,十分费时费力,且油脂污水井中所产生的气体更是经常威胁到清洁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处理效率不佳,安全性也相当令人忧虑。
而化粪池的状态也十分类似;化粪池中的有机物(粪)会形成块状的粪块,或在废水水面形成硬化层,如果不将所述硬化层分解,不但会使化粪池中所能容装秽物的空间减小,甚至发生管路堵塞而使秽物溢出满地的情况,大大影响了生活环境的卫生。一般化粪池的维护方法,多是定时以水肥车抽取化粪池中的秽物,如果遇到已结有硬化层的状况,则需先由清洁人员手动击碎所述硬化层,才能进行抽除的动作,而抽取过程中,若有较大型的粪块,也需由清洁人员手动击碎,因此处理效率不佳、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分解化除液态污物槽内的有机物或油脂块,并能改善液态污物槽内水质和环境空气质量的液态污物槽的污物化除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述液态污物槽的污物化除装置,装设在液态污物槽的侧端,主要包含:
打气装置,其设置有吸风口及出风口;
定时装置,和所述打气装置相连接而能控制打气装置定时启动;
管道,由所述打气装置延接至液态污物槽内部,管道末端装设有散气盘,散气盘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散气孔。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打气装置为空气泵。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打气装置为鼓风机。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液态污物槽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投菌孔。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时装置连接有储菌箱。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储菌箱内容装有分解菌,且储菌箱连接有管体,管体连接至液态污物槽内。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解菌为油脂分解菌,所述油脂分解菌包含油脂分解菌群、淀粉分解酵素、纤维分解酵素、脂肪分解酵素、蛋白质分解酵素、硝化菌群、亚硝化菌群、培养基、微量元素、激活剂、安定剂、界面活性剂、蛋白质和纤维分解菌。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解菌为有机物分解菌,所述有机物分解菌包含枯草菌群、硝化菌群、亚硝化菌群、油脂分解菌群、纤维分解菌、培养基、微量元素、激活剂、安定剂、界面活性剂、淀粉分解酵素、纤维分解酵素、脂肪分解酵素、蛋白质分解酵素。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借由打气装置将气体打入液态污物槽内,让所产生的气流能搅动液态污物槽内的液体,避免液态污物结成硬块,同时能增加液体和分解菌接触频率,提高其分解效率;
2、本实用新型能借由投入分解菌,将液态污物槽内的硬块分解化除,提高日后水肥车抽取时的便利性,能有效减少人力及时间成本;
3、本实用新型能彻底改善液态污物槽内的水质,避免液态污物槽发出恶臭,因此能维护周遭环境清洁卫生
4、本实用新型能应用于油脂污水井及化粪池,实用性极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污物化除装置实施例1的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污物化除装置的空气泵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污物化除装置的散气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污物化除装置实施例1的实施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污物化除装置实施例2的俯视装置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油脂污水井 3 定时装置
10 盖体 4 储菌箱
100 出气孔 40 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宸企业有限公司,未经晶宸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27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式耦合器
- 下一篇:防止空载的自动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