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阀门电子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2114.4 | 申请日: | 201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3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范;关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三兴叶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F01D17/24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阀门 电子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电子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阀门电子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厂家(如上海汽轮机公司、南京汽轮机公司、武汉汽轮机公司等)生产的电磁阀门控制系统,都带有如图2所示的机械运动位置碰撞行程开关的控制电磁阀门动作的驱动机构,用于电磁阀门开启过程的控制。如图2所示的电磁阀门机械控制系统由第一行程开关2-1、第二行程开关2-2和金属控制杆2-3构成,金属控制杆2-3与电磁铁芯连接在一起,电磁铁动作时,金属控制杆2-3触碰行程开关,使控制状态发生改变。其缺点是:
1、结构和安装复杂。由于电磁阀门机械控制系统采用电磁铁动作时,带动与其连接的金属控制杆2-3触碰行程开关,使控制状态发生改变,系统对第一行程开关2-1和第二行程开关2-2的安装位置以及金属控制杆2-3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金属结构件随使用时间会发生位置的改变,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
2、动作迟缓。由于金属控制杆2-3在与第一行程开关2-1、第二行程开关2-2的碰撞下才使其动作触点发生改变,开关动作有一定的时延。
3、控制过程产生火花。由于开关动作有一定的时延,易产生较大的电火花,降低第一行程开关2-1和第二行程开关2-2的使用寿命。
4、维修频繁。由于控制结构采用机械动作方式,导致维修和调整频繁,对设备安全运行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开关动作迅速可靠、现场不需要调整、使用和维护方便的电磁阀门电子控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阀门电子控制系统,包括为系统供电的电源单元、电磁阀门和与所述电磁阀门上的电磁铁芯相接的电磁铁动作控制金属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电磁铁动作控制金属杆位置的位置检测传感器和用于控制电磁阀门开关状态的电磁继电器,所述电磁继电器分别与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和电磁阀门相接。
所述电源单元为提供12-24V范围内的电压的直流稳压电源。
所述电磁阀门为包含有一组启动线圈L1和一组保持线圈L2的双线圈自保持电磁阀。
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为接近开关。
所述接近开关为涡流式接近开关、电容式接近开关或光电式接近开关。
所述电磁继电器为密封的带有消弧的电磁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由于采用接近开关作为位置传感器,没有机械碰撞运动过程,不会产生控制部件的磨损,对部件的加工的精度要求极低,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2、开关的动作迅速可靠。由于采用密封的带有消弧的电磁继电器作为控制元件,开关的动作迅速可靠,可极大的减少电火花产生的影响,使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有效保障。
3、使用和维护方便。由于系统运行过程中是由接近开关和密封的带有消弧的电磁继电器来完成检测和控制任务,使用寿命完全可以满足电磁阀门控制的要求,无需经常更换。
4、现场不需进行调整。由于结构简单,无须对电磁铁动作控制金属杆的位置进行精密调整。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现有电磁阀门机械控制系统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铁动作控制金属杆与位置检测传感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源单元; 2-电磁阀门; 3-电磁铁动作控制金属杆;
4-位置检测传感器; 5-电磁继电器; 2-1-第一行程开关;
2-2-第二行程开关; 2-3-金属控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为系统供电的电源单元1、电磁阀门2和与所述电磁阀门2上的电磁铁芯相接的电磁铁动作控制金属杆3,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电磁铁动作控制金属杆3位置的位置检测传感器4和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门2开关状态的电磁继电器5,所述电磁继电器5分别与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4和电磁阀门2相接。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4为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为涡流式接近开关、电容式接近开关或光电式接近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三兴叶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三兴叶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21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网状桥架
- 下一篇:包含薯蓣皂苷配基的皮肤增白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