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烘粕脱溶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1737.X | 申请日: | 2010-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2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黄革新;夏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日月油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10 | 分类号: | C11B1/10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裴作平 |
地址: | 448124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烘粕脱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料浸出后的湿粕脱水脱溶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油料浸出后的湿粕的湿粕中含有溶剂和水,需用烘粕脱溶机(也称脱溶烤粕机或湿粕脱溶烘干机)脱水脱溶后装袋销售。现有的烘粕脱溶机主要由罐式机体、立式搅拌浆和加热系统构成,在罐式机体内设有多层脱水脱溶层,用于分层脱水脱溶,其顶层为间接蒸汽加热预脱溶层。现有油脂加工企业为降低加工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对浸出车间的萃取溶剂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来绝大多数油厂使用的是6号抽提溶剂油,现在国家推广使用食用级正己烷,6号溶剂油的馏程为60-90度,正己烷的馏程为66-69度,大多数中小型油厂使用的DTDC型和高料层脱溶烤粕机都不能将粕中溶剂脱的彻底,使引爆试验不合格和溶剂消耗高,其主要原因是在顶层的预脱溶层内湿粕停留时间太短(5秒钟左右),湿粕的温度没有达到初馏点就下落到了下层的直接气蒸馏脱溶层,高含溶的湿粕在直接气层虽然能达到蒸馏脱溶温度,但由于搅拌装置的翻动,物料并不是均衡向下移动,部分高含溶的湿粕由于搅拌走短路,很快从落料口下到出料口,致使引爆试验不合格,给生产企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和高的加工成本,加工企业为了使引爆试验合格,在直接气层加大直接气的用量,从直接气脱溶层出料后又增加两层烘干层,将水蒸气和未脱尽的溶剂烘烤挥发到空气中,这种工艺有以下几个弊病:1,溶剂消耗高,在常压下蒸发,控制的好企业溶剂消耗在千分之四以上(国家规定要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内)引爆试验很难合格;2,蒸气消耗大;3粕与大量的水蒸气结合,使蛋白质变性,降低粕的蛋白含量;4使粕的颜色变深;5,没脱尽的溶剂通过高温烘烤,将残留的溶剂烘出散发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烘粕脱溶机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带下料调控装置的烘粕脱溶机。
本实用新型包括烘粕脱溶机,它还有料位控制装置,料位控制装置由料摆、料摆摇杆、连杆、阀板摇杆和阀板构成,阀板安装在烘粕脱溶机顶层的预脱溶层下料口处,阀板摇杆穿过烘粕脱溶机机体,一端与阀板连接,另一端与连杆下端活动连接,连杆上端与料摆摇杆一端连接,料摆摇杆另一端穿过烘粕脱溶机机体与料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在顶层预脱层增加料位控制装置,使湿粕进入预脱层后能延长4-8分钟时间,使湿粕与间接蒸气接触,将温度升到初溜点以上,使含溶30%以上的湿粕降到含溶6%以下后进入直接气蒸馏脱溶层,直接气层只须稍微开一点蒸气,就能将粕中残溶脱尽,同时可将下面的两层烘烤层蒸气关闭不用。这种工艺有以下几个特点:1,粕中残溶脱的彻底,溶耗低,控制的好可将溶耗控制在千分之2.5以内,2,直接气用量小,既节约了蒸气,又减少了粕中的水分含量,防止蛋白质与水接触,使粕中的蛋白质变性小,保证粕的品质,3,粕的颜色好;4关闭烘烤层的蒸气,避免了因烘烤将溶剂挥发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烘粕脱溶机,包括烘粕脱溶机1,它还有料位控制装置,料位控制装置由料摆2、料摆摇杆4、连杆5、阀板摇杆6和阀板7构成,阀板7安装在烘粕脱溶机1顶层的预脱溶层下料口处,阀板摇杆6穿过(加装轴承)烘粕脱溶机1机体,一端与阀板7连接,另一端与连杆5下端连接,连杆5上端与料摆摇杆4一端连接,料摆摇杆4另一端穿过(加装轴承)烘粕脱溶机1机体与料摆2连接。
料位控制装置工作原理:根据浸出器过来的湿粕温度调整料摆的高度来控制湿粕在预脱层的停留时间,使湿粕在预脱层温度达到初馏点66℃度以上,当料位达到料摆高度时,粕料与料摆接触,料摆通过连杆机构(由推杆、料摆摇杆、连杆、阀板摇杆构成)带动阀板运动打开预脱层下料口;当料位低于料摆高度时,粕料与料摆脱离,料摆通过连杆机构(由料摆摇杆、连杆、阀板摇杆构成)带动阀板运动关闭预脱层下料口;从而使物料保持恒定料层高度和停留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日月油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日月油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17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冷阴极光管的灯具
- 下一篇:无线灯光主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