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装用加强型缓冲材料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1056.3 | 申请日: | 201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4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郭盛禧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盛禧 |
主分类号: | B65D85/30 | 分类号: | B65D85/30;B65D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装 加强型 缓冲 材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用缓冲结构,由H型主体管及插板所组成,尤指利用不同型体的插板插入H型主体管的两侧端并形成一承接空间以作为各种包装产品作为缓冲材使用。
背景技术
一般市场上,都将电子产品包括:笔记本电脑、随身碟(也称U盘)、存储卡或手机、其精密机械元件产品、玻璃及瓷器等物品或有LED产品都装入纸箱,并设计不同型体的包装材作为缓冲保护使用,而缓冲材料者应确保为环保材料,因此,作为缓冲材的纸材是以设计为主,一般市面上设计有U型管体两侧端设有卡板,结构上设计有置入U型管体U型槽两侧端上者或直接插入U型管体两侧端者,但是往往因包护物的大小关系其强度会减弱,无法达到保护物受到保护为其缺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用加强型缓冲材料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包装用加强型缓冲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H型主体管及插板所组成,其中:
H型主体管可以分为:
(1).外侧壁面的两侧形成凹槽,而两直立连接外侧壁面的内侧壁面中央处连接一双层中央面,并整体外侧壁面与内侧壁面相互连接形成H型主体管;
(2).外侧壁面的两侧形成凹槽,而两直立连接外侧壁面的内侧壁面中央处连接双层中央面装设一避位孔,并使整体外侧壁面与内侧壁面连接形成H型主体管;
插板则可以分为:
(1).插板是指缺半圆U型插板;
(2).插板是指立面缺半圆U型插板;
(3).插板是指立面缺半圆下半弧面型插板;
(4).插板是指宽立面缺半圆下半弧面型插板;以及
(5).插板是指上位立面缺半圆下半弧面型插板;
上述H型主体管的两侧形成的H1、H2、H3、H4、H5及H6型插槽插入上述各种不同型体的插板2、3、4、5及6。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上述,H型主体管的两侧形成的H型插槽插入上述各种不同型体的插板,使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由于上述元件组合,以便形成承接空间作为承接受保护物,使能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电子产品、精密机械元件及陶瓷产品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用加强型缓冲材料结构体立体图的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用加强型缓冲材料结构体立体分解图的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前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H型主体管1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H型主体管1前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用加强型缓冲材料结构体立体图的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用加强型缓冲材料结构体立体分解图的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图7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图7前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H型主体管1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H型主体管1前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用加强型缓冲材料结构体立体图的三;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用加强型缓冲材料结构体立体分解图的三;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3俯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3前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H型主体管1俯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H型主体管1前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用加强型缓冲材料结构体立体图的四;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用加强型缓冲材料结构体立体分解图的四;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9俯视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9前视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H型主体管1’俯视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的H型主体管1’前视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用加强型缓冲材料结构体立体图的五;
图26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用加强型缓冲材料结构体立体分解图的五;
图27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5俯视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5前视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的H型主体管2’俯视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的H型主体管2’前视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用加强型缓冲材料结构体立体图的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盛禧,未经郭盛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10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