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万能式断路器来电自动合闸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41008.4 | 申请日: | 201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3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3/06 | 分类号: | H02H3/06 |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亢志民;张欣棠 |
| 地址: | 46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万能 断路器 来电 自动 合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实现无人值守的配电房停电后能及时恢复供电的万能式断路器来电自动合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配电房供电设备中常用DW15系列万能式断路器,停电时,失压线圈动作跳闸后,重新来电后又不能及时自动恢复供电,给用户带来很大不便。为此需要在断路器原电气回路上进行改进,以达到在失压跳闸后能自动恢复供电,而过流保护动作时不启动合闸回路,实现无人值守的配电房停电后能及时恢复供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失压跳闸后能自动恢复供电,而过流保护动作时不启动合闸回路,实现无人值守的配电房停电后能及时恢复供电的万能式断路器来电自动合闸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万能式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中设置有中间继电器ZJ和时间继电器SJ,并在该中间继电器ZJ和时间继电器SJ两端并联有给时间继电器供电的桥形整流滤波电路。
在万能式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中的断路器储能按钮上并联上一对中间继电器ZJ的常开接点,此中间继电器ZJ由时间继电器SJ的一个延时断开的动断接点控制,延时时间整定为2s,为防止短路时出现低压使时间继电器返回,时间继电器SJ的电源取自开关上侧源端,并通过桥形整流滤波电路供给时间继电器SJ的线圈,在合闸按钮上并联上一对由储能终点控制的中间继电器K2的常开接点。
本实用新型是在断路器原电气回路上进行的改进,在停电时失压线圈动作跳闸后,重新来电后能及时自动恢复供电,给用户带来很大方便。因此在失压跳闸后能自动恢复供电,而过流保护动作时不启动合闸回路,实现无人值守的配电房停电后能及时恢复供电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1所示,一种万能式断路器来电自动合闸装置是在万能式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中设置有中间继电器ZJ和时间继电器SJ,并在该中间继电器ZJ和时间继电器SJ两端并联有给时间继电器供电的桥形整流滤波电路。
在万能式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中的断路器储能按钮上并联上一对中间继电器ZJ的常开接点,此中间继电器ZJ由时间继电器SJ的一个延时断开的动断接点控制,延时时间整定为2s,为防止短路时出现低压使时间继电器返回,时间继电器SJ的电源取自开关上侧源端,并通过桥形整流滤波电路供给时间继电器SJ的线圈,在合闸按钮上并联上一对由储能终点控制的中间继电器K2的常开接点。
K1、K2为中间继电器,DT为合闸线圈,ZJ为中间继电器,SJ为时间继电器,XK为电机储能微动开关接点,DF为断路器辅助触点,M为储能电机。
当开关为正常状态供电时,电源电压为正常值,经桥形整流滤波后电源一面对M充电,一面使SJ处于动作状态,延时断开接点SJ断开。当开关因过流保护动作跳闸时,在短路的瞬间出现低压,这时桥形整流滤波电路中M对时间继电器线圈放电,使时间继电器延时返回,我们通过选择电容的大小使延时时间大于开关跳闸时间(DW15系列断路器分断时间为0.04s),这样当开关跳闸后,上端电源仍保持,使时间继电器仍处在动作状态中,SJ接点断开,ZJ不动作,也就不能自动恢复供电;当因停电而失压跳闸时,M对时间继电器放电,因放电时间较短,时间继电器返回,来电后,SJ延时断开的动断接点仍处在接通状态,直到整定时间过后才断开,在SJ断开前,ZJ动作,启动储能回路,再由K2常开接点接通合闸回路,实现自动恢复供电。
为了区分是因保护跳闸还是因停电失压跳闸。可通过断路器电源端是否带电来判断,若开关因过流保护跳闸,则跳闸后开关的电源端仍带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未经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10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整角度的太阳能面板安装支架
- 下一篇:单点俯角跟踪多点同步支撑太阳能电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