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叉车的扫雪除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9993.5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5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勇;周昆兵;郭涛;邱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5/06 | 分类号: | E01H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南毅宁;王凤桐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叉车 扫雪 除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扫雪除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叉车的扫雪除冰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清除冰雪作业时,目前所使用的机械一般都是扫雪除冰车/扫雪除冰机等大型机械,因此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昂,不利于推广使用;并且这些大型机械只能专用于扫雪除冰而不具备其他功能,用途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扫雪除冰车/扫雪除冰机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昂、用途单一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的基于叉车的扫雪除冰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叉车的扫雪除冰装置,该扫雪除冰装置包括除雪板和连接架,连接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除雪板的一面上,另一端具有能够与叉车货叉的叉货端连接的连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叉车的扫雪除冰装置,在使用时能够通过将其连接架的一端与除雪板连接、另一端与叉车的货叉连接来将该扫雪除冰装置连接到叉车货叉上,利用常规叉车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以叉车为动力源,通过叉车控制货叉来带动扫雪除冰装置,完成扫雪除冰作业,从而使常规叉车具有清除冰雪和叉货两种功能,并且该扫雪除冰装置制造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大大节约了成本,便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基于叉车的扫雪除冰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基于叉车的扫雪除冰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叉车是一种常见的作业机械,主要用于货物的装卸作业。常规叉车的基本结构包括动力部分、底盘、工作部分和电气设备四大部分,叉车的工作部分包括货叉,货叉用于直接承受全部货物的重量,完成货物的叉取、升降、堆垛等工序作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扫雪除冰装置可以基于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叉车,例如西林FD25A/FD30A/FD35A电动叉车、柳工CPD30平衡重式蓄电池叉车等等用于常规作业的机械叉车。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叉车的扫雪除冰装置包括除雪板1和连接架2,连接架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除雪板1的一面上,另一端具有能够与叉车货叉的叉货端连接的连接部。在进行扫雪除冰作业时,可以将该扫雪除冰装置连接到叉车货叉上,并由叉车通过控制货叉来带动扫雪除冰装置工作,通过叉车提供动力,从而完成扫雪除冰作业。
连接架2可以通过任意方式来与除雪板1连接,以连接牢固为准,例如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来连接在除雪板1的一面上,从而使得连接牢固,不易松动。优选地,除雪板1可以向连接架2倾斜,与连接架2成一定夹角,如图1所示,例如可以成50度-80度夹角,优选为60度-75度夹角,从而便于扫雪除冰装置将积雪推到路边以实现除雪的目的。另外,为了便于清除地面的结冰,除雪板1下边缘可以具有刃口。
除雪板1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弧形板状结构,优选为弧形板状结构,例如可以由折弯成形的钢板制成的弧形板状结构,弧形板的弧度可以为π/8-π/2,优选为π2/9-π/4,从而使除雪板1向连接架2一侧弯曲拱起。除雪板1为弧形板时,该扫雪除冰装置可以具有抛雪功能,在扫雪时,可以通过该除雪板1铲起积雪并抛向路边。
其中连接架2可以连接在除雪板1的任意位置,优选地,可以连接在除雪板1的底端,并且可选地,与除雪板下边缘保持一定距离,例如,与除雪板1下边缘的距离为30mm-80mm,优选为40mm-60mm,从而可以保证在叉车控制货叉降落到最低点时,扫雪除冰装置的除雪板1下边缘与地面之间留有一定间隙,避免损坏路面。
优选地,为了使所述扫雪除冰装置更加稳固,所述扫雪除冰装置还可以包括斜梁3,该斜梁3的一端连接在除雪板1接有连接架2的一面上,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架2上,例如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从而形成支架,避免了在扫雪时由于积雪的压力而导致除雪板1变形。其中斜梁3可以与连接架2成一定夹角,例如可以成30度-60度夹角,优选为30度-45度夹角。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扫雪除冰装置还可以包括横梁4,其中连接架2至少为两个,这时横梁4可以连接在至少两个连接架2之间,例如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以进一步加强扫雪除冰装置的稳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99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