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吸式焊割炬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9879.2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4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章良豪;吴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38 | 分类号: | F23D14/38;F23D14/8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吸式 焊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切割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射吸式焊割炬。
背景技术:
焊割炬的作用主要是将氧气和燃气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并形成热效高及大小、形状合于要求的火焰,从而对金属工件进行必要加工;目前焊割炬按气体混合方式分为两种:射吸式、等压式;相比来说射吸式焊割炬使用更灵巧、轻便。
射吸式的焊割炬以其特殊的混合方式,使其在焊割领域运用广泛。常见的射吸式焊割炬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氧气接头1、进气接头2、手柄管3、主体4、高压手轮5、高压管6、调节手轮7、喷嘴8、射吸管9、混合管10、割咀接头11、割咀12、调节阀(图中未给出)等组成。
上述结构的射吸式焊割炬没有装安全装置,由于可燃气体燃烧速度达到约10m/s,在使用过程中易于发生回火。
针对这种问题,相关技术人员在相应的燃烧气体瓶或低压发生器上安置回火防止器,但是由于操作不当或没有定期检测清洗,以及喷咀断裂等原因,造成氧气倒流直接回火,其火焰速度侮秒高达7米,从而引起燃烧气体瓶或低压发生器发生爆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射吸式焊割炬所存在的回火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射吸式焊割炬,该焊割炬能够使混合气体速度远远大于可燃气体的燃烧速度,从而避免回火现象,从而提高射吸焊割炬的安全和可靠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射吸式焊割炬,其主要包括内设有气道的主体、与主体气道连通的混合管以及安置在主体中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吸式焊割炬还包括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一端与所述混合管密封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主体中的相应的气道导通相连通,从而使所述混合管通过所述文丘里管与上述主体中相应的气道导通。
进一步,在所述文丘里管中设置有一稳定气流的螺旋片。通过该螺旋结构,使相应的气体在通过文丘里管时始终处于稳定状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所述调节阀通过主体中的一气孔与文丘里管连通,使得调节阀直接与主体接触进行调节,避免影响文丘里管的射吸性能。
上述相应的气道是氧气气道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能够极大的避免回火现象,提高产品使用的安全和可靠性,而且可使用压力范围广,在长期使用后依然能够提供高效的性能及安全、稳定的工作状态,可适用于工业及其它行业的气体焊接、切割、加热;具有安全、工作效率高、使用场合广、方便快捷等特点。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现有射吸式焊割炬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混合管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射吸式焊割炬中由于可燃气体燃烧速度过快而引起回火的问题,而对现有的射吸式焊割炬进行了改进。
本实用新型利用真空发生器的文丘里管极强的射吸能力,将气体以“亚音速”从混合管带走,使混合气体速度远远大于可燃气体的燃烧速度,从而使得射吸式焊割炬避免回火问题,提高安全和可靠性。
基于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采用如图2所示的结构,从图上可知,其在外形上与图1所示的现有射吸式焊割炬类似,主要由氧气接头100、进气接头200、手柄管300、主体400、调节手轮500、混合管600、调节阀700(如图3所示)割咀装置800以及高压管装置900等组成。对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氧气接头100、进气接头200、手柄管300、主体400、调节手轮500、割咀装置800以及高压管装置900具体设置都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加以赘述。
参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利用文丘里管601替代现有射吸式焊割炬中的喷嘴8和射吸管9(如图1所示),直接与混合管600相接形成一种新型的混合管结构。
其中,文丘里管601的出气端603压入混合管600中进行连通,再通过焊接工艺使连接处密封,装配焊接后的混合管组装入焊割炬中,即装入主体400中,同时,混合管600通过其上的气道604与主体400中传输可燃气体的气道401连通,文丘里管601的入气端605通过主体400上相应的气孔402与主体内相应的气道即传输氧气的气道403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捷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98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掰式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
- 下一篇:设有病人提示的气流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