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39574.1 | 申请日: | 2010-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8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G06F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 地址: | 21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是一种具有低效能显示芯片与高效能显示芯片的显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各类电子产品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其中尤以便携式电子装置为最。举例而言,对二十一世纪中忙碌的现代人而言,便携式笔记型计算机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一般来说,针对工作中需外出的使用者而言,当在搭乘交通工具的时候,使用者多会同时利用笔记型计算机,以处理公事,如:实时收发电子邮件、撰写文件报告或上网搜集相关资料等等,而不致浪费时间。除此之外,于舟车劳顿的长途旅程时,使用者亦可利用笔记型计算机播放音乐或影片,以达到舒缓压力与消除疲劳的作用。由此可见,笔记型计算机可利用其内部各式软、硬件的作业,以提供多样化的处理性能,其优点可见一斑。
为了迎合市场主流以及符合现代人各式各样不同的需求,笔记型计算机中的软件程序,发展出的功能越趋强大而周全,其中尤以影像处理程序为最。市场上目前开发有单独使用低显示效能的显示芯片(内建显卡)、单独使用高显示效能的显示芯片(独立显卡)抑或是兼具高效能显示芯片与低效能显示芯片的笔记型计算机。
举例而言,当使用者操作高显示效能的软件程序时,如:绘图软件、影像处理软件或3D游戏软件,则系统装置必需使用相对应的高显示效能的显示芯片,才得以执行上述高显示效能的软件程序。于此,若使用者突然切换并执行只需低显示效能的软件程序时,如:文字处理软件、文件播放软件,而系统装置仍以高显示效能的显示芯片执行时,则会造成系统电能的浪费,以及由此所衍生的散热与风扇噪声等问题。
其次,由于操作高显示效能的显示芯片时,其功率消耗会比操作低显示效能的显示芯片来得高,这也引发了笔记型计算机功率消耗上的问题。承上述的例子而言,当使用者执行低显示效能的软件程序,若使用的是高显示效能的显示芯片时,其功率消耗会比使用低显示效能的显示芯片,多出2至3瓦特,于此,电池使用寿命亦会相对地缩短1至2小时。
综上所述,高显示效能的显示芯片,其性能虽然优秀,却有功率消耗较大的问题;而低显示效能的显示芯片,虽然较省电且所占的内存空间较少,但其性能亦较低,这使得设计者于设计笔记型计算机时需权衡到二者,而很难达到两全其美。现有技术中有通过使用者手动切换高显示效能的显示芯片与低显示效能的显示芯片的做法,然而,此种手动切换模式不仅耗时费力,更需使用者在手动切换之前,关闭当前正在执行的应用程序,因此有其执行上不便的地方。其次,此种需通过使用者手动切换的模式,还存在有系统画面会出现黑屏或闪烁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可应用于一信息装置,并在信息装置执行具高运算程序的软件程序时,自动切换至一高效能显示芯片执行显示运算。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控制装置,无需使用者手动切换高效能显示芯片与低效能显示芯片,而是藉由显示控制装置的显示控制程序达到无缝的切换技术。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显示控制装置,用以控制一信息装置的显示处理模式。显示控制装置包括:一处理器、一第一显示芯片与一第二显示芯片。其中处理器用以判断一应用程序,第一显示芯片电性连接于处理器与一显示输出端口之间,第二显示芯片电性连接于处理器与第一显示芯片。处理器判断应用程序为一低运算程序或一高运算程序,当应用程序为低运算程序时,应用程序由第一显示芯片执行显示运算而输出至显示输出端口。当应用程序为高运算程序时,应用程序由第二显示芯片执行显示运算,并经由第一显示芯片输出至显示输出端口。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第一显示芯片包含有一第一内部寄存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第二显示芯片包含有一第二内部寄存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控制装置,还包括有一开关器。开关器电性连接于处理器、第二显示芯片与一电源供应端之间。其中当第一显示芯片执行显示运算时,开关器切断由电源供应端供给第二显示芯片的电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95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教学用细胞染色玻片
- 下一篇:脉冲激光同轴发射与接收设备及溢油监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