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橡胶原料炭黑配料用的称重料斗与输送溜槽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39445.2 | 申请日: | 2010-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3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碓冰和男;陈日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和衡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B65G11/20;B65D88/6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橡胶 原料 炭黑 配料 称重 料斗 输送 溜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量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橡胶原料炭黑配料用的称重料斗与输送溜槽结构。
背景技术
橡胶行业炭黑称重投料系统是橡胶上辅机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实现密炼机炼胶所需的炭黑的自动输送、配料称量、投料等工艺过程,是密炼机炼胶不可缺少的配套设备。主要由炭黑称量、炭黑输送投料系统组成。
橡胶原料炭黑配料用的称重装置的称重准确度与输送装置的物流顺畅将直接影响到橡胶原料炭黑配料生产稳定运行及橡胶产品的质量。传统的炭黑配料秤的秤斗与密炼机前的炭黑输送溜槽结构材料长期以来一直采用金属炭钢或不锈钢材料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缺点与不足是耐腐蚀与粘料无法满足炭黑配料生产工艺的要求。
为了解决橡胶原料炭黑配料工艺中的特殊要求,目前一般的橡胶行业用的橡胶原料炭黑配料采用了一种料斗秤装置,在金属料斗内壁如选炭钢材料,内表面应涂防静电油漆;如选不锈钢材料,内表面抛光。
目前一般密炼机前的炭黑输送溜槽,当溜槽倾角较小时直接采用金属溜槽;当溜槽倾角较大时采用较多的是气力输送溜槽,炭黑经压缩空气并在炭 黑本身重量的作用下进行输送,上述结构由压缩空气通过过滤板进入物料室,完成炭黑输送。
上述装置具有如下缺点:
1、该炭黑配料秤的金属料斗在使用时,由于炭黑的力学性能、流动性、水分含量、粉粒大小等物料特性的差异,使炭黑在料斗内极易出现料拱或鼠洞等问题,增加了炭黑排出的困难。要使炭黑在料斗内流动通畅,应设法增加破拱装置。
2、该炭黑输送的金属溜槽装置使用时倾斜角度较小时,直接采用金属溜槽,由于物料的流动性问题,即使加上破拱装置也不能很顺畅的流动;当倾斜角度较大时,金属溜槽即使采用振打装置也不可能顺畅的流动,应附加繁琐的气力输送结构。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必须对上述现有的装置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橡胶原料炭黑配料用的称重料斗与输送溜槽结构,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它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成本低的优点,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橡胶原料炭黑配料用的称重料斗与输送溜槽结构,它包括上部的称重料斗装置与下部的输送溜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称重料斗装置由称重传感器、采用氯磺化聚乙烯橡胶材料制成的计量斗、振打汽锤、第一排料阀构成,其中:所述的称重传感器支撑计量斗,所述的第一排料阀位于 计量斗的出料口处,所述的振打汽锤设置位于计量斗外侧;所述的输送溜槽装置由过渡料斗、第二排料阀或锁风阀和采用氯磺化聚乙烯橡胶材料制成的溜槽构成,其中:所述的过渡料斗位于计量斗的出料口下方,且过渡料斗的出料口处设有第二排料阀或锁风阀,所述的过渡料斗的出料口下方设有溜槽。
所述的用于橡胶原料炭黑配料用的称重料斗与输送溜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量斗和溜槽外设有气动振打装置。
藉由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计量斗和溜槽选用氯磺化聚乙烯橡胶材料制成,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耐腐蚀与粘料无法满足炭黑配料生产工艺的要求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计量斗外的振打汽锤,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炭黑在料斗内极易出现料拱或鼠洞等问题。
3、本实用新型中的输送溜槽装置通过适当增加气动振打装置,解决溜槽角度较小时的送料顺畅问题。
4、上述结构除了解决炭黑原料输送过程中的腐蚀、粘料、料拱、鼠洞问题,使送料顺畅外,还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振打汽锤; 2-计量斗;
3-第一排料阀; 4-过渡料斗;
5-称重传感器; 6-第二排料阀或锁风阀(它们是一个部件的不同名称);
7-溜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和衡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和衡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94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